当我看到香港宏福苑小区楼盘的俯视图和图纸,才知道消防人员有多难! 香港宏福苑这8栋1983年建成的老居屋,简直是 “消防安全重灾区”, 一层挤8户,每户才四五十平,住的大多是行动不便的老人,人口密度大到离谱。更致命的是,小区正进行外墙维修,8栋楼全被竹制脚手架裹得严严实实,还覆盖着不合规的防水布和防护网,这场火一烧,直接变成了 “立体燃烧陷阱”。 谁能想到,看似常规的小区维修,竟成了火情的 “加速器”?根据现场调查,这些竹制脚手架压根没按规范涂刷阻燃涂料,棚架与外墙间隙仅0.5米,远低于 1 米的安全标准,一着火就形成强烈 “烟囱效应”,火势以每秒1.5到2米的速度向上窜,10分钟就能从10层蔓延到顶层。更坑的是,施工方还在墙体使用了极易燃烧的聚氨酯发泡胶板,外层防护网也是几秒即燃的劣质材料,这些本应保障施工安全的设施,全成了助燃的 “炸弹”。 老楼本身的消防短板更是雪上加霜。作为 40 年房龄的居屋,小区消防系统早已老化失修 —— 消防水缸漏水、喉管生锈,部分楼层消防栓水压不足,消防员得从地面逐层铺设长水带,直接延误了黄金灭火时机。再加上一层 8 户的密集布局,楼道狭窄不说,不少居民门口还堆放杂物,消防车难进入,消防员搜救时更是举步维艰。楼里老人多,听力视力差、行动缓慢,疏散难度翻倍,消防员不光要灭火,还得挨家挨户敲门引导,在浓烟高温中步步惊心。 这场大火暴露的,远不止一栋楼的问题,而是城市老旧小区消防的系统性漏洞。3.3 亿港元的维修工程争议不断,居民早就投诉材料质量有问题、棚架存在安全隐患,却没得到有效回应,动火审批、材料检验等流程形同虚设。其次是执行的滞后:内地早在 2021 年就全面禁用竹木脚手架,香港却因成本问题迟迟未淘汰,2024 年全港就发生 127 起涉棚架火灾,其中八成集中在老旧小区。更关键的是,老旧小区消防改造 “重面子轻里子”,往往只做外立面翻新,却忽略了消防设施、电气线路这些核心隐患的整改。 更让人揪心的是救援中的现实困境。高层火灾救援本就难度极大,普通消防云梯普遍只能到 17 层,面对超高层老楼根本力不从心。而宏福苑狭窄的小区道路、密集的楼宇布局,让举高消防车连作业场地都找不到,消防员只能负重 20 公斤装备爬楼,体力消耗极大。他们面对的不是单纯的火情,而是易燃棚架、老化设施、密集人群、行动不便的老人多重夹击,再先进的设备也难施展拳脚。 宏福苑大火暴露出老旧小区消防的致命短板,先天设计不足、后天维护缺位、施工监管失守、政策更新滞后。消防安全从不是 “事后灭火” 那么简单,而是从建筑设计、材料选用、施工监管到日常维护的全链条责任。希望这场大火能敲响警钟,老旧小区消防改造不能再拖,施工安全标准不能再松,监管漏洞不能再留,别让 “省钱省事” 的违规操作,变成悬在居民头顶的 “定时炸弹”,更别让消防员在这种 “无解” 困境中冒险!大家对此事怎么看? 情感 火灾有多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