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一等功臣蒋宗瑞,宁夏固原人,原为181团特务连侦察兵,1983年退伍后做了一

牧场中吃草 2025-11-28 11:00:26

老山一等功臣蒋宗瑞,宁夏固原人,原为181团特务连侦察兵,1983年退伍后做了一名建筑工人。 固原的黄土坡贫瘠又厚重,蒋宗瑞从小就跟着父辈在田埂上刨食,16岁时父亲去世,家里的重担压在他单薄的肩膀上。1979年冬天,征兵的消息传到村里,18岁的他看着墙上“保家卫国”的标语,攥着母亲塞的揣着几个干馍,步行三十多里路赶到乡武装部报名。他说“咱没读过多少书,但知道国家需要人,家里的地有人种,国家的疆土不能没人守”,这话让接兵干部记了一辈子。 特务连侦察兵的选拔比登天还难,体能、格斗、潜伏、野外生存,每项考核都能刷掉大半人。蒋宗瑞凭着黄土娃的韧劲,每天提前一小时起床练负重越野,晚上借着月光练射击,手上的茧子磨了一层又一层,枪托抵得肩膀青一块紫一块,从没想过放弃。1982年,他随部队开赴老山前线,侦察兵的任务就是深入敌占区摸清兵力部署,每一次出发都可能有去无回。 1983年春,上级下达紧急侦察任务,要求三天内摸清某高地的敌人火力点。蒋宗瑞主动请缨,带着两名战友趁着夜色潜入敌后。山路崎岖,茅草比人还高,他们只能匍匐前进,身上的迷彩服被树枝划得破烂不堪,蚊虫叮咬得浑身是包也不敢动弹。第二天中午,他们在一处山洞隐蔽时被敌人发现,密集的子弹扫射过来,一名战友当场牺牲,另一名战友腿部中弹。蒋宗瑞拖着受伤的战友,利用地形交替掩护,硬生生在丛林里周旋了两天两夜,不仅带回了完整的火力点分布图,还顺手端掉了敌人的一个暗堡。 那次任务后,蒋宗瑞被记一等功,军功章挂在胸前时,他却盯着牺牲战友的照片红了眼。1983年底,因为腿部旧伤反复发作,他主动申请退伍,部队领导多次劝他留在后方机关,他都婉拒了“我是农民出身,还是回地方踏实干活”。回到固原没几天,他就背着铺盖卷去了银川的建筑工地,成了一名最普通的建筑工人。 工地上的日子苦得很,夏天顶着烈日扛水泥,冬天迎着寒风砌砖墙,蒋宗瑞从不喊累,分配的活儿总是干得又快又好。工友们只知道他当过兵,却没人知道他是一等功臣,他把军功章藏在行李箱最底层,从不轻易示人。有一次,工地赶工期,他连续加班三天三夜,累得晕倒在脚手架上,送到医院检查时,医生发现他腿里还残留着弹片,追问之下才知道他的身份。 消息传开后,工地上炸开了锅,工友们看着这个平时沉默寡言、脏活累活抢着干的汉子,眼里满是敬佩。有人问他“你是功臣,咋不找政府安排个轻松工作”,蒋宗瑞憨厚地笑了“咱凭力气吃饭踏实,当年打仗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现在日子好了,咱不能给国家添麻烦”。他腿上的弹片因为年代久远无法取出,阴雨天就疼得钻心,可他从没耽误过一天工,实在疼得厉害,就用布条紧紧缠住腿,咬着牙坚持。 后来,工地老板想提拔他当工头,他却推荐了更年轻的工友“年轻人有文化,能把工程做得更好”。他在建筑行业一干就是三十年,参与建设的高楼大厦遍布银川,可自己却一直住在老旧的单元楼里。儿子结婚时,有人劝他找老部队帮忙,他坚决不同意“当年一起打仗的战友好多都没回来,我能活着看到好日子,已经很知足了”。 2019年,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工作人员看到他的一等功证书,忍不住感慨“您这样的功臣,真是太低调了”。蒋宗瑞只是摆摆手“功劳不是我一个人的,是牺牲的战友们用命换来的,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这些年,他经常去烈士陵园看望牺牲的战友,带着酒和水果,坐在墓碑前絮絮叨叨地讲现在的好日子,就像当年在战壕里聊天一样。 老山战役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像蒋宗瑞这样的功臣,用一生践行着“退役不褪色”的誓言。他们在战场上是冲锋陷阵的英雄,在和平年代是默默奉献的普通人,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朴实无华的行动,诠释着军人的忠诚与担当。正是这些平凡英雄的坚守,才让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让我们的生活安宁幸福。铭记他们的付出,传承他们的精神,就是对英雄最好的致敬。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牧场中吃草

牧场中吃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