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1中年人的神车沉沦,卖总部求生!日本汽车大势已去?没想到到了2025年快结束车圈又爆出大瓜,曾经年销500多万辆,稳坐全球第三的汽车巨头日产,现在居然轮落到把自己的全球总部大楼给卖了,卖了大约45亿人民币左右,而比较有意思的是,买家是中国的一个汽车零售部件企业,而日产这波操作是典型的售后回租,房子卖了,还得拿租金继续在这办公,看得出是真的缺钱。看财报就能明白有多惨,2025财年预计亏损2750亿日元,也就是说卖楼这些钱。看着挺多,实则填补半年的亏损窟窿都不一定够。很多老车迷可能会问,当年的“技术日产”去哪了?要知道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产可是能跟丰田叫板的硬茬子,当时还立下flag,要在90年代造出世界第一的车,而事实也确实争气,VQ发动机连续十几年拿全球十佳,GTR更是在赛场上把宝马,保时捷按在地上摩擦,当时谁要是开个日产公爵或者风度,相当有面子了,而那时候的日产,就像个醉心研究的理工男,即使不善言辞,拿出来的东西可全是黑科技。那日产后来怎么就不行了呢?1999年雷诺控股后。来了个新CEO叫戈恩,确实是财务天才,上来就是砍砍砍,砍研发,关工厂,裁员工,连车门的隔音棉都给换成了廉价替代品,就真的是为了省钱,把那些不赚钱但代表技术实力的项目都给停了,这么一来,利润是好看了,可从长远来看,就是把日产的技术基因彻底搞没了,“技术日产”也成了“减配日产”。其实2010年的时候,日产就开始量产全球第1款纯电动车LEAF了,那时候特斯拉还在玩泥巴呢,要是日产能抓紧这个机遇,说不定现在的电动车霸主就是日产了,只可惜明明握着一手好牌,却没当回事儿,日产高层见燃油车还有赚头,就舍不得投入巨资去搞研发,继续死磕燃油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结果到2025年,中国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轻人买车看有没有智驾,座舱够不够智能好用,车子有没有800伏快充,而日产拿出来的ARIYA,车机卡顿的和10年前的安卓手机似的,智驾也始终在L2级别晃悠,价格还贵得很,而这种产品力的代差也不是靠降价就能弥补的。日产的“卖楼求生”,其实也不光是日产的问题,像是丰田,本田的日子,虽然比日产好那么一点点,但走下坡路也是不争的事实,它们太过迷信以前的成功路径了,感觉混动是王道,纯电是伪命题,氢能才是未来,结果就这样与电动化和智能化的黄金窗口期失之交臂。现在的日产又喊出了“复兴计划”,可裁员,削减产能这一套和当年戈恩那一套有什么区别?只可惜时代已经变了,如今的市场竞争可不是靠省钱能省出来的,而是靠技术砸出来的,要是研发投入还不到大众的一半,那拿什么去跟中国车企卷?日产的陨落也给所有传统巨头提了个醒,商业世界可没有大而不倒,当技术浪潮打过来的时候要不能站在潮头,那就很容易被拍到沙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