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不希望中日开战的人,不是日本人,也不是我们国内的这些人,而是在日本有资产有

温不樊人世间 2025-11-28 18:37:46

现在最不希望中日开战的人,不是日本人,也不是我们国内的这些人,而是在日本有资产有房产在日本长期居住的中国人。 对生活在新闻热点之外的普通人来说,战争或许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对于那些早已将根扎进异国土壤的同胞而言,这是一个稍有风吹草动就能让人生崩盘的恐怖故事。 不妨算一笔现实的经济账,根据日本法务省的数据,常住日本的中国人已突破90万大关,其中六成以上都属于在那边扎了根的“老住户”。 他们不是背个包就能跑的过客,而是真金白银地把身家性命“焊”在了那里。 光是购房置业的就有近30万人,如果你在东京、大阪或者神奈天转一圈,会发现不少中国人也是背着四五千万日元(约合两百多万人民币)的房子,这些砖瓦之下,往往是他们掏空了国内六个钱包,加上自己在海外打拼半生的全部积蓄。 有一位大阪博主的焦虑极具代表性,她的公寓十年前买入,还得还十五年的贷款;贸易公司的仓库里压着三百万人民币的化妆品货值。 一旦局势真的不可控,并不需要等到硝烟升起,单是海运航线的一纸熔断令,就能让她破产。 届时,银行不会因为你在打仗就免除贷款,仓库里的货会变成没人要的垃圾,而那个曾耗资四百万人民币安下的家,可能连挂牌问价的人都没有。 这并非杞人忧天,俄乌冲突爆发时,当地华人的房产瞬间贬值七成,有的区域直接沦为废墟,这种资产清零的惨剧,就是悬在在日华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除了房子,拴住他们的还有更难以割舍的“软性资产”,在东京新宿,平均投资额超过500万人民币的中华料理店多达800余家。 这些店主很多都是举家迁徙,甚至可以说有些人的退路已经被截断了。日本的高级工程师、医生、研究员拿着高薪,那是经过数年技术壁垒积累才换来的位置,回国想要无缝衔接同等水平的岗位简直天方夜谭。 更虐心的是家庭的拉扯,在日华人中有超过40%是拖家带口的状态。 想象一下,一个在大阪读初中的孩子,早就适应了日语语境和当地教材,如果因为时局动荡被迫回国,面对完全陌生的中文试卷和应试体系,这个孩子的未来该如何安放? 还有那些依赖日本医疗体系的老人,国内买不到的降压特效药,一旦断供,不仅仅是生活质量下降,而是直接关乎生死。 所以,别轻飘飘地指责他们“胆小”或“缺乏立场”,他们在2020年疫情期间,也是那些因为游客断绝而在此倒闭潮中挣扎的人,当时的餐饮倒闭率高达45%,很多老板赔光了老本还背了一身债。 即便如此,当山东老家遭遇疫情时,正是那位现在因为担心打仗而失眠的大阪博主,还在组织华人捐赠二十万的口罩回国。 他们的朋友圈里,一边是思念国内家人的牵挂,一边是异国打拼的出货单。 历史是有记忆的,二战期间在日华工的惨痛遭遇——房产没收、生意被砸、甚至沦为苦力,这些旧伤疤如今成了海外同胞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他们比谁都更清楚,和平根本不是什么宏大的口号,而是每月按时到账能覆盖房贷的流水,是孩子书包里第二天要用的课本,是老人餐桌上那瓶不能断的药。 这种对战争的恐惧,本质上是个人命运在全球化夹缝中的本能颤抖。 他们在两边都有深沉的羁绊,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是那个最渴望现世安稳、最经不起风浪拍打的群体。 毕竟无论身在何处,老百姓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半生心血不被辜负,一家老小能有个踏实的明天。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温不樊人世间

温不樊人世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