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资治通鉴》有一段把我逗笑了。哥舒翰和安禄山关系不好,安禄山就想修复关系,请
哥舒翰和安禄山关系不好,安禄山就想修复关系,请他喝酒,和他说咱们都是胡人,为啥不能亲近呢?哥舒翰大骂,你才是胡人呢,我是唐人!原来,在胡人内部,也是有鄙视链的,身为突厥王族的哥舒翰,当然看不起作为杂胡的粟特人...
【安禄山】新闻资讯
哥舒翰和安禄山关系不好,安禄山就想修复关系,请他喝酒,和他说咱们都是胡人,为啥不能亲近呢?哥舒翰大骂,你才是胡人呢,我是唐人!原来,在胡人内部,也是有鄙视链的,身为突厥王族的哥舒翰,当然看不起作为杂胡的粟特人...
哥舒翰和安禄山关系不好,安禄山就想修复关系,和他说咱们都是胡人,为啥不能近亲呢?哥舒翰大骂,你才是胡人呢,我是唐人!原来,在胡人内部,也是有鄙视链的,身为突厥王族的哥舒翰,当然看不起作为杂胡的粟特人安禄山。
安禄山纯属自己作死的!他造反当上“大燕皇帝”后,彻底飘了, 体重300多斤,还得了怪病,眼睛快瞎了,浑身长毒疮,疼得天天发疯,天天折磨下属。连自己的谋士严庄和贴身宦官李猪儿也难逃魔爪,成了他泄愤的工具。更离谱的是,...
757年,安禄山正熟睡,阉人李猪儿一刀捅进他的肚子,"唰"地往下一划,顿时一片鲜红。安禄山双眼瞪大,想拿刀反杀,奈何400斤的身子实在太重,稍有挪动,肚子里的肉就"咕咚"往外流。剧痛之下,他痛苦的哀嚎:"家贼作乱!李猪儿...
为了谋求荣华富贵,安禄山曾认比自己小很多的杨贵妃为干妈。每次进宫,安禄山都会先去拜见杨贵妃,再去拜见皇帝。于是,唐玄宗非常疑惑。对此,安禄山的解释,十分有趣. 在唐朝历史上,安禄山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出身...
公元757年,安禄山睡觉时,阉人李猪儿用刀捅进了他的肚子,当时,安禄山想起身拿刀反抗,无奈自己太胖,身子无法挪动,最后只能大喊一句:家贼作乱!便含恨而死。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
安禄山为何敢造反?因为他掌握了唐军一半的兵力,以及河北道的财政大权。唐玄宗时期,帝国的骑兵总数约为8万,而安禄山控制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就拥有3万精锐骑兵。更重要的是,他通过招降纳叛,收编了8000名来自同罗、奚...
安禄山根本就不想造反,其实是关陇集团对中央集团不满,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官军。说白了安禄山只是个傀儡,河北的门阀氏族才是真正的后台,唐玄宗无法平衡门阀氏族之间的利益分配。李世民和武则天能镇住场子,门阀士族不服李隆基...
本来哥舒翰是可以打败安禄山的。哥舒翰是唐朝名将,曾多次在边境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安史之乱前哥舒翰统帅包括河西、陇右、朔方、奴刺等十二部兵马,共20万人,战斗力不弱于安禄山的部队。唐玄宗知道哥舒翰和安禄山有矛盾,...
高仙芝确实把安禄山叛军堵在潼关,还逼得对方退兵,要是玄宗不瞎指挥,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大概率能守住潼关。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封常清、高仙芝收拢残兵,依托潼关天险,死守不出,安禄山的骑兵根本发挥不了优势,...
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守潼关,只要唐玄宗不瞎掺和,大概率能挡住安禄山。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封常清、高仙芝收拢残兵后,就靠着天险死守,安禄山的骑兵冲不进来,叛军粮草耗不起,已经开始后退。这时候只要稳住,拖都能...
安禄山麾下十猛将:史思明、崔乾祐等,谁最令你印象深刻?安禄山麾下十猛将:史思明、崔乾祐等,谁最令你印象深刻?来源:周东烨说 发表时间:2025/07/04 22:50:40
安禄山起兵打的旗号就是“清君侧,诛杨国忠”。跟着玄宗逃出长安的禁军们在食不果腹睡不安枕的情况下,越来越恨造成这一切的杨国忠,在马嵬驿的时候终于爆发了兵变,他们乱刀分尸了杨国忠、他的儿子,他的两个妹妹(韩国夫人和...
继而张九龄又劝李隆基杀掉安禄山,李隆基不听。李隆基逃至四川以后,追悔不已,便派人前往韶关祭奠张九龄。张九龄之后,大唐走向衰弱!最终爆发了黄巢起义,从而加快了唐朝的覆灭。张九龄(公元678年—公元740年,一说673年—...
你看看安禄山手下这帮将领就知道了!都不是省油的灯啊!当然了,唐军这边也不差,郭子仪李光弼,哥舒翰和高仙芝封常清张巡仆固怀恩等也是非常不错的!又依靠中央的强大实力,才灭了叛军!而且这些叛军毫无人性,都是自相残杀,...
实在不明白,唐玄宗后期怎么会那么糊涂,那么信任一个胡人安禄山。尽管杨国忠,哥舒翰,陈玄礼等一再提醒安禄山拥兵30万,还在不断招兵买马,其心必异。可唐玄宗非但听不进去,还再次加封安禄山为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为手下2000...
安禄山造反第一年就死了,是这群人让安史之乱打了八年 安禄山起兵第二年就死了。这事发生在洛阳宫里,被儿子安庆绪伙同严庄等人联手干掉。可叛乱没跟着结束,反而又打了八年。很多人不知道,撑着叛军跟唐朝死磕的,不是那些骑马...
安禄山为什么造反?换作是你,也会反!安禄山反叛非个人野心驱动,实乃唐王朝体制崩塌的必然。他身兼三镇节度使,握 18 万边军及财政、人事大权,在节度使制度纵容下成“独立王国”。杨国忠步步紧逼、太子与朝臣排斥,使其陷入...
安禄山麾下第一骁将:崔乾佑 天宝十四载的寒风里,崔乾佑站在范阳城头,铁甲上凝着霜花。他身后的校场上,安禄山的叛军正操练着方阵,刀枪碰撞声惊起一群寒鸦。这人长得奇丑,塌鼻梁配着招风耳,笑起来露出缺了半颗的门牙,可...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