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在别人家当阿姨,雇主想吃羊角蜜,我妈拿了一个羊角蜜洗干净,切了一盘给雇主端过去,雇主问我妈怎么不把瓜瓤刮掉,我妈解释说带瓜瓤吃着香甜,我在家一直都是这么吃的。雇主皱着眉,用叉子挑起一块带瓤的羊角蜜,在盘子里转了两圈,眼神里流露出明显的嫌弃:“这瓜瓤黏糊糊的,口感多差啊,再说也不卫生。” 我妈站在旁边,手不自觉地攥紧了围裙角,脸上有点发烫。她这辈子在农村生活,吃羊角蜜从来都是连瓤带肉一起吃,甜津津的汁水裹着软绵的瓜瓤,是她觉得最过瘾的吃法,压根没想过“刮瓤”这回事。她想再解释两句,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小声说:“对不起啊,我不知道您不吃瓤,我这就重新切一盘。” 说着就端起盘子往厨房走,雇主却在身后补了句:“下次做事上点心,我们家吃东西讲究,别拿你老家的习惯往上套。”这话像根小刺扎在我妈心里,她在厨房重新切羊角蜜时,手指都有点发紧——她来这家当阿姨三个多月,每天早起打扫卫生、买菜做饭,生怕哪里做得不好,可还是因为这点小事被嫌弃。 傍晚我妈下班回家,跟我说起这事时,声音里还带着点委屈。我听了心里也不是滋味,安慰她:“妈,这不是您的错,就是生活习惯不一样,下次记得刮瓤就行,别往心里去。”我妈点点头,可晚饭时却没怎么吃菜,我知道她还在琢磨白天的事。 没想到过了两天,我妈下班回来,脸上却带着点笑意,手里还拎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两个羊角蜜。她进门就说:“今天雇主家孩子回来了,看见我切的羊角蜜,非要吃带瓤的,说‘阿姨切的瓜好甜’,雇主也尝了一块,没说不好吃呢!” 我好奇地问怎么回事,我妈才慢慢说:“今天雇主的儿子小宇从外婆家回来,看见茶几上的羊角蜜,抓起一块就吃,还问我‘阿姨,为什么这个瓜没有黏黏的瓤呀?我在外婆家吃的都有,可甜了’。我就跟他说‘瓤在厨房呢,阿姨给你切带瓤的’,然后切了一盘带瓤的端过去,小宇一口气吃了两块,还拉着雇主一起吃。雇主尝了之后,没说黏糊,反而说‘难怪孩子爱吃,是挺甜的’。” 说着,我妈把羊角蜜洗干净切好,递了一块给我:“你尝尝,带瓤的是不是更甜?我今天特意问雇主了,她说之前没吃过带瓤的,以为不好吃,其实就是没尝过。”我咬了一口,清甜的汁水混着软绵的瓜瓤,确实比光吃果肉更有味道。 从那以后,雇主家吃羊角蜜,都会让我妈留着瓜瓤,有时候小宇还会主动跟我妈说:“阿姨,今天的瓜要带瓤的哦!”雇主也没再提过“老家习惯”的事,甚至有次我妈感冒了,雇主还让她多休息,给她拿了感冒药,说“你要是病了,我们家都没人做饭了”。 我妈后来跟我说:“其实人心都是换的,你真心实意做事,别人也能看得到。一开始觉得难,其实就是隔着层习惯的窗户纸,捅破了就好了。”我看着我妈脸上的笑容,突然觉得特别骄傲——她虽然没读过多少书,却用最实在的方式,慢慢化解了隔阂,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现在我妈在雇主家做事,越来越顺手,雇主有时候还会把家里穿不上的衣服收拾好,让我妈带回来给我穿,逢年过节还会给我妈发红包。我妈总说:“这份工作挺好的,老板人不错,我得好好干,不能辜负人家的信任。” 其实生活里很多像这样的小矛盾,都不是因为谁对谁错,只是因为习惯不同。只要多一点耐心和理解,少一点偏见和指责,很多隔阂都能慢慢化解。就像我妈和她的雇主,从一开始的嫌弃到后来的理解,靠的不过是一块带瓤的羊角蜜,和一颗愿意接纳不同的心。羊角蜜水果 甜瓜羊角蜜
我妈在别人家当阿姨,雇主想吃羊角蜜,我妈拿了一个羊角蜜洗干净,切了一盘给雇主端过
芦苇飘雪
2025-09-22 12:05: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