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工资卡上支付了两笔钱,不知何故。给社保局打电话,回复不知道。又到了工资卡所属银行中国银行咨询,工作人员调出了流水,才知道这两笔钱让中金支付转给了某保险公司。我盯着银行柜员指的屏幕,脑子“嗡”的一声——这张卡只用来发工资和日常开销,从没跟保险公司绑过定,怎么会平白无故扣钱?而且两笔加起来快三千,相当于大半个月工资,手心瞬间攥出了汗。 柜员帮我查了扣款协议,说这笔钱是“自动续费”,还显示去年就签过电子合同。我更懵了,去年我连这家保险公司的名字都没听过,哪来的合同?回家路上,我翻遍手机里的短信和邮件,没找到任何投保记录;又翻出抽屉里的银行卡,确认只有工资卡和一张储蓄卡,从没给过别人信息。越想越慌,甚至怀疑是不是银行卡被盗刷了,赶紧给老公打了电话。 老公赶回来时,我正对着银行流水发呆,眼眶都红了。他没急着安慰,先拿过手机帮我捋:“你先别急,自动续费肯定有源头,咱先从保险公司查起。”他照着流水上的公司名称,查到了客服电话,打过去说明情况,对方却支支吾吾,说需要提供身份证号才能查保单,还说“可能是您家人帮您投保的”。挂了电话,我更委屈了——家里人没人会不跟我说就买保险,再说这笔钱扣得悄无声息,连条短信提醒都没有。 第二天一早,老公陪我去了那家保险公司的线下网点。接待我们的经理一开始态度挺敷衍,说“电子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扣钱就是您认可的”。我急得声音都抖了:“我根本没签过合同!你们要是拿不出我本人签字的证据,我就去银保监会投诉!”大概是见我态度坚决,经理才慢悠悠地调出后台记录,指着一条“委托扣款授权”说:“您看,这是去年3月通过某银行APP授权的。”我凑过去一看,授权时间是晚上十点多,可那天我压根没碰过手机——那天是我妈住院的日子,我在医院守了一整晚,手机早就没电关机了。 这下,经理的脸色变了。他赶紧查了授权IP地址,发现是外地的,跟我的常用地址完全不符。接着又查了保单受益人,居然是个陌生名字。经理这才慌了,连忙道歉:“实在对不起,可能是系统出了错,也可能是有人冒用您的信息投保了。我们马上帮您冻结保单,启动核查,三天内给您答复。”走出网点,我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万一他们拖着不处理怎么办?老公握着我的手说:“别担心,咱已经留了证据,真不行就找银保监会,总有说理的地方。” 接下来的三天,我每天都给保险公司打电话催进度。第三天下午,经理终于回了电话,说查清楚了——是去年有个中介冒用我的信息在银行APP上投保,还填了虚假受益人,目的是拿佣金。保险公司已经撤销了保单,会在五个工作日内把扣的钱全额退回来,还会赔偿两百块的误工费。挂了电话,我悬了几天的心终于落了地,忍不住跟老公说:“还好咱们没放弃,要是当时忍气吞声,这钱就白丢了。” 钱退回来的那天,我特意去银行给工资卡加了“大额支出提醒”,还把所有银行卡的密码都改了一遍。老公笑着说:“这回长记性了吧?以后遇到这种事,别慌,先查清楚源头,该维权就维权,咱不能吃这哑巴亏。”我点点头,突然觉得这事虽然闹心,却也教会了我不少——以前总觉得“麻烦”,遇到事想息事宁人,可这次才知道,该争取的权益一定要争取,只要有证据、有决心,总能解决问题。 后来,我还把自己的经历跟小区里的老姐妹说了,提醒她们多关注银行卡流水,开通支出提醒。有个阿姨说她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事,被我这么一说,赶紧去查了自己的账户,还真发现了一笔不明支出,及时追了回来。看着阿姨感激的样子,我心里暖暖的——原来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去,还能帮到别人。 现在,我每个月都会翻一遍银行流水,手机里也存了银保监会的投诉电话。虽然这次的事让我担了几天心,但也让我明白,生活里难免会遇到糟心事,只要不慌不忙、有理有据地去解决,就能把麻烦变成经验,把委屈变成成长。毕竟,日子是过出来的,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只要敢较真、敢维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客户有一个马达不转,然后打电话给我怎么收费,我看这个客户还蛮爽快的,直接说收多少
【64评论】【19点赞】
用户14xxx00
去年3月某天夜晚在干什么都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