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的报道失衡暴露其受政治干预与商业逻辑双重束缚。对涉华新闻的“负面筛选”机

中日历史镜鉴 2025-09-25 03:06:50

日本媒体的报道失衡暴露其受政治干预与商业逻辑双重束缚。对涉华新闻的“负面筛选”机制,实质是历史修正主义在舆论场的延伸。 民间善意突破信息壁垒 尽管媒体沉默,杨先生的义举通过短视频平台在中日民间广泛传播。日本网民自发致谢、静冈县政府发送感谢信,印证人性共鸣可穿透政治隔阂。 理性认知的迫切性 对日批判:需区分日本政府、媒体与民众立场,避免“一概仇日”的极端化。 对华自信:杨先生展现的“平民英雄”形象,本身就是中国国际形象的最有力诠释。 杨先生咬住落水者头发的那一刻,国籍标签已然失效——那是人性对生命的本能托举。媒体的沉默或许能遮蔽一时头条,却永远无法淹没深海中不灭的微光。 当跨国救援成为常态,或许我们更该追问:为何救人者总需“被看见”,而生命本身还不足够?

0 阅读:0
中日历史镜鉴

中日历史镜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