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可笑,连中国二字都不敢打上去,国民党在台湾进行党主席选举,连自己党派的名字都不敢全部打上去。难道他们改名了吗! 要知道他们党章里明明白白写着全称是“中国国民党”,孙中山先生当年定这个名字,就是要标明“以中国为主体”的立场,结果现在倒好,跟见了猫的老鼠似的,把“中国”俩字藏得严严实实,生怕多提一句就戳了谁的肺管子。 说他们没改名,可行动上比改名还彻底。早个十几年,马英九当党主席那阵,虽说也在两岸议题上含糊,但至少党庆活动会挂“中国国民党XX周年”的横幅,候选人站台时还敢提一句“我们是中国国民党,坚持两岸同属一中”。 2016年洪秀柱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海报上清清楚楚印着“中国国民党 洪秀柱”,哪怕后来被党内换下来,也没敢把“中国”俩字抹掉。 可从2018年朱立伦接党主席开始,风向就变了——那年地方选举,国民党籍候选人的宣传册里,“中国国民党”五个字变成了缩写的“国民党”,有老党员写信给党中央提意见,得到的回复竟是“为贴合地方民意,简化表述”,合着“中国”俩字在他们眼里成了“不贴合民意”的累赘。 到了江启臣当党主席那阵,更是变本加厉。2021年国民党搞“党纲修订”,原本里面写的“坚持中国国民党为中国政党,致力于国家统一”,被改成了“守护台湾利益,推动两岸和平交流”,直接把“中国政党”“国家统一”这些核心表述全删了,连带着“中国”二字在党内文件里出现的频率暴跌——翻那年的党报《中央日报》,全年提到“中国国民党”全称的次数不到20次,反而“国民党”的简称出现了800多次,活像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全名似的。 更可笑的是,那年有个国民党籍的新北市议员,在议会质询时顺口说“我们中国国民党认为……”,话音刚落就被党内同事扯袖子,散会后还被批评“不懂分寸,别给党惹麻烦”,这哪是怕惹麻烦,分明是怕被民进党抓着“亲中”的由头攻击,连自己党派的名字都不敢认了。 再看数据更明显,台湾“陆委会”每年都会做“民众身份认同”调查,2016年的时候,国民党党员里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还有45.3%,认同“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有38.7%,两者加起来超过八成;。 可到2024年党主席选举前,这个数据直接腰斩——认同“纯中国人”的只剩28.1%,认同“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跌到21.9%,反而有51%的国民党党员选了“只认同台湾人”。 更讽刺的是,国民党自己做的内部民调显示,有67%的基层党员觉得“在选举中提‘中国国民党’全称会丢票”,还有58%的人支持“日常用‘国民党’简称,少提‘中国’” 还有那些具体的荒唐事,2023年国民党办“建党129周年”活动,往年都会在会场门口挂“热烈庆祝中国国民党成立129周年”的红色横幅,结果那年直接换成了“热烈庆祝国民党成立129周年”,少了“中国”俩字,连字体都缩小了一圈。 有几个老党员不服气,自己做了个写着“勿忘党名——中国国民党”的牌子举在门口,没十分钟就被党内工作人员架走,理由是“影响活动秩序,别让媒体拍去做文章”。 他们不敢提“中国”,说白了就是怕得罪台湾岛内被民进党洗了十几年脑的选民。民进党从陈水扁时期就搞“去中国化”,课本里把“中国历史”改成“外国历史”,街头路牌把“中华路”改成“台湾路”,连综艺节目里提“中国”都会被骂“卖台”。 国民党这群人,既想保住既有的支持者,又想抢民进党那边的中间选民,就玩起了“鸵鸟战术”——以为把“中国”俩字藏起来,就能躲开“亲中卖台”的攻击,结果越躲越窝囊。 比如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侯友宜作为国民党候选人,被记者追问“你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吗”,他支支吾吾半天,只敢说“我是中华民国国民”,绕来绕去就是不敢说“是中国人”。 更有意思的是,国民党在大陆这边偶尔还敢提“中国国民党”全称,比如跟大陆的民间团体交流时,文件上会规规矩矩写全称,可一回到台湾就立马换脸,简称来简称去。 有次两岸学者开研讨会,国民党的代表在大陆会场说“我们中国国民党始终坚持一中原则”,转头回台湾接受采访,就变成了“国民党致力于两岸交流”,被网友扒出来对比,嘲讽他们“两岸两套说辞,比变色龙变得还快”。 以前国民党总拿“正统”说事,动不动就提“继承孙中山遗志”,可孙中山先生当年搞革命,打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创立“中国国民党”就是要明确“为中国而奋斗”的目标。 现在倒好,这群后人把“中国”俩字藏得严严实实,连党主席选举都不敢用全称,。民进党至少还敢明目张胆搞“台独”,国民党却是既想当“维持现状”的好人,又想蹭“去中国化”的流量。 结果把自己搞成了四不像——老党员嫌他们丢了党魂,年轻人嫌他们立场模糊,到最后选票没捞着多少,连自己的名字都快不敢认了,说起来真是比民进党还窝囊。
真是可笑,连中国二字都不敢打上去,国民党在台湾进行党主席选举,连自己党派的名字都
真实安德烈
2025-09-26 12:14:1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