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新加坡媒体称:中国的歼-10和霹雳-15虽然在实战中击落了法国阵风,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的装备比西方先进,他们认为阵风失利,是因为没有发挥出体系作战的优势。 那场对抗是巴基斯坦飞行员开着歼-10CE,配合预警机和数据链靠近阵风,然后直接用霹雳-15干掉了目标。 印度飞行员连攻击是从哪里过来的都没弄明白,结果四架阵风被击落。印度后来也没能拿出这些飞机还在服役的证据,战损全被外媒给点名了。 外媒给的理由是体系缺失,这就没说到点子上,因为双方其实都配备了预警机和数据链,技术条件差不多,为什么胜负会一面倒呢? 这得回到装备本身,歼-10CE用的是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口径达到710毫米,还塞了1000多个收发模块,可以在240公里就发现目标,这一下就让飞行员先人一步锁定敌人。 反观阵风的雷达体量小不少,只有145公里的探测距离。对抗中,谁先发现谁就先有机会出手,决定权从一开始就被技术拉开了,抓住先机,胜算自然大。 说完雷达,还得提导弹,霹雳-15导弹用的是双脉冲发动机,能二次加速,末端有5.5马赫的速度,近120公里的无逃区,只要被锁定,敌机没什么太大机会溜掉。 而欧洲的流星导弹,速度慢一截,范围也短,最多就80公里无逃区。这就造成歼-10CE打阵风时,总能让对手还没看清楚局势就在导弹覆盖下动弹不得。 这些装备在实战中的表现也给了答案。2024年在卡塔尔的演习里,歼-10CE面对欧洲台风,一下打出9:0的成绩,这直接说明,别光谈体系,技术才是真枪实弹对决的底气。 而且歼-10CE还带了DSI进气道,隐身涂层,小得多的雷达反射面积。阵风虽然有电子抗干扰手段,但真正面对高性能雷达时,容易直接暴露,早就没了先机。 至于霹雳-15的抗干扰能力,实战报告说在复杂环境下命中率照旧维持七成多,比起欧洲导弹表现更可靠。 体系和装备本就是互为补充,西方战斗机再先进,也得靠预警机、数据链,单飞没用。而同等体系条件下,谁家武器本身硬,谁就容易赢。 这在乌克兰战场和印巴冲突中已经很明显,只要有装备优势,体系能帮你放大,但光靠体系,武器本身不给力,最终还只能白搭。 新加坡媒体不承认市场上已经摆着的事实,只能靠回避问题来维护自我认知,可数据不会骗人,阵风损失和卡塔尔的9:0这些成绩,早就说明了问题。 这些年像歼-10CE这样的出口机型已经越来越多地加入到不同国家的空军,从雷达到导弹再到隐身设计,每一块都是下了功夫,有性能做支撑才有演习和实战中的实际效果,甩开体系不说,设备比拼才是硬实力。谁赢不是靠嘴皮子,是靠技术和成绩单。
美国有没有机会击败中国?可以说,以前有,现在没有了。中美最危险,最容易爆发冲突的
【115评论】【2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