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芯片竞争这事上,日本人瞅见个挺有趣的情况:美国一门心思拿高端芯片要和中国比

非常盘点中 2025-09-28 11:27:56

在中美芯片竞争这事上,日本人瞅见个挺有趣的情况:美国一门心思拿高端芯片要和中国比,中国却没在这上面多纠缠,而是在国内大力布局成熟芯片,这反转真让人意外。 明明台积电的高端代工占了全球六成,AI 芯片一年能涨 17%,美国把这当成对付中国的撒手锏,可中国偏偏不接招,这操作实在耐人寻味。 其实掰开揉碎了看,美国这架势更像虚张声势。去年 11 月拜登政府逼着台积电停止给大陆供高端芯片,还押着三星把 2 纳米生产线搬去美国,号称要打造 “本土高端芯片壁垒”。 可现实是,折腾了 4 年,砸进去 650 亿美元,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厂连一片合格的 4 纳米芯片都没造出来,原本 2024 年的量产计划拖到 2025 年,二厂更是直接延后两年开工。 台积电员工自己都坦言,在美国建厂得从头学起,台湾那套成熟的供应链和技术团队,到了亚利桑那根本玩不转。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盯着的高端芯片,压根不是市场的主流。3 纳米、2 纳米芯片主要用在高端手机和 AI 服务器上,全球一年需求量也就几千万片。可咱们平时开的新能源汽车、家里的空调、工厂的机床,用的全是 28 纳米到 90 纳米的成熟芯片,这部分市场规模是高端芯片的 5 倍还多。 就拿汽车来说,一辆新能源车要装几百颗芯片,90% 以上都是成熟制程,可中国的汽车芯片自给率至今还没突破 10%,90% 都得靠进口。美国一门心思卡高端,反倒给中国留出了主攻成熟芯片的空隙。 中国这边的布局早就透着精明,上海微电子的 600 系列光刻机已经实现 90 纳米工艺量产,28 纳米浸没式机型也在紧锣密鼓地做量产测试,这意味着造成熟芯片的关键设备咱们快能自己搞定了。中芯国际更是加足马力扩产,高盛都上调了它的目标价,说中国 AI 算力需求增长会让它持续受益。 要知道,成熟芯片不用依赖被卡脖子的 EUV 光刻机,靠 DUV 设备就能生产,成本还低得多。台积电造 3 纳米芯片的成本是 28 纳米的 3 倍,可成熟芯片的良品率能稳定在 95% 以上,现金流来得稳当。 美国的盟友们早被这波操作整得进退两难。日本车企 90% 的车载芯片靠进口,其中大半是成熟制程,可台积电这类厂商压根不愿多产。 车载芯片只占台积电营收的一成,他们更爱造利润高的高端芯片。欧盟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同样离不开成熟芯片,可美国只喊着封锁,却拿不出替代供应方案。 去年美光、三星为了追 AI 芯片的热点,纷纷把 DDR4 产能转去做高端 HBM 内存,反倒让中国厂商在利基存储芯片市场找到了机会。现在不少德国车企已经偷偷找中国芯片厂谈合作,毕竟再听美国的,生产线都得停摆。 最讽刺的是美国自己的产业链漏洞。就算亚利桑那厂将来能造高端芯片,成熟芯片照样得依赖进口,美国本土的成熟制程产能早就跟不上需求了。 而中国一边扩产,一边还在完善配套,阿里云追加几千亿建算力中心,带动的不仅是高端芯片需求,更让成熟芯片的用量水涨船高。这就像打仗,美国攥着一把锋利的匕首,中国却在悄悄筑牢粮食仓库,谁能撑得更久一目了然。 说到底,中国不跟美国在高端芯片上纠缠,根本不是退缩,而是摸准了产业链的命脉。成熟芯片是工业的 “粮食”,高端芯片更像 “手术刀”,没有粮食先饿死,光有手术刀治不了饿肚子的病。美国逼着盟友陪自己玩高端游戏,可盟友们要的是能稳住生产线的 “粮食”,中国恰好递上了饭碗。 这反转哪里是意外?分明是中国看透了美国的虚张声势,用务实的布局戳破了 “高端封锁” 的泡沫。等中国的 28 纳米产能彻底上来,汽车、工业的芯片自给率提上去,美国再举着 3 纳米芯片喊口号,恐怕连自己的盟友都要反问:“这玩意儿能当汽车刹车片的控制芯片用吗?”

0 阅读:81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