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发现没有,中美关税战打到现在,什么台积电!什么英伟达!什么苹果!什么特斯拉!什么高通!什么EUV光刻机……只要中国稀土一断,全部统统“卡脖”!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深化中,全球高科技产业的依赖逐渐显现,尤其是当我们讨论到稀土这一基础性原材料时,它暴露了许多看似强大的技术体系中潜藏的脆弱性。 过去稀土只被视作工业中的“维生素”,不为大众所知,但如今,它已成为全球产业链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对于半导体、智能硬件和先进武器系统等领域的依赖,几乎达到了不可或缺的程度。 稀土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举例来说,ASML的EUV光刻机,这是全球唯一能实现7nm以下芯片制造的设备,而其运作的关键就在于镥和铽这些稀土元素。 光刻机的镜片需要这些稀土元素来保持光学稳定性,而在晶圆制造过程中,抛光液中也不可避免地含有稀土成分,这种看似不起眼的材料,实际上支撑起了整个芯片制造产业链的运转。 除了半导体产业,稀土在日常消费电子中同样无处不在,像苹果的手机、特斯拉的电动机等,这些设备的核心元件都离不开稀土。 例如特斯拉所用的钕铁硼电机,需要稀土元素钕来提高磁性强度,而这些元件对整车性能的影响不言而喻。 同样,英伟达和高通的AI芯片在提高计算力的同时,也对稀土元素依赖极大,尤其是H100芯片的量产,更是直接影响着全球稀土市场的波动。 稀土的影响力还不仅仅局限于消费电子和半导体,它甚至在国家安全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像下一代战机、战略轰炸机,它们的高性能航电系统和动力系统都离不开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 而美国海军的“杜鲁门”号航母在维修时,因缺少含稀土的特种合金而被迫推迟,这恰恰反映出稀土在军事领域的战略价值。 全球稀土的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中国几乎掌控了全球稀土精炼和加工的90%以上的产能,而在重稀土领域,这一数字更是高达99%。 这种供给上的垄断,使得任何政策上的波动都能对全球市场产生巨大影响,福特、特斯拉等企业,曾因稀土供应不足而导致产线停摆,这也显示出稀土对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性。 即使企业尝试寻求替代方案,如台积电与马来西亚和越南的合作,丰田与澳大利亚公司的联合,依然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因为稀土的加工技术和设备仍然依赖中国,这使得其他国家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自主替代。 当前的“供应链多元化”方案虽然看起来能够降低某些风险,但实际上,它仍然深受技术壁垒的限制。 新建的加工厂缺少中国的技术和设备,而某些替代材料如氮化铁等,还远未成熟,无法替代稀土的功能。 所谓的多元化,在实践中充其量只是将供应链的一部分脆弱节点分散到其他地方,整体的依赖性并未减少。 这场围绕稀土的博弈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全球技术安全并不是靠某一个国家单方面的封锁或控制就能实现的。 真正的技术安全,是建立在整个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基础上的,如果一环断裂,可能会引发系统性的崩溃,各国企业在追求独立自主的同时,必须意识到,过度依赖单一的供应源或技术,最终会使自身陷入更深的困境。 对于这件事情,大家有什么看法? 信息源:《国际热点常提及的“稀土”到底是什么?为何如此重要?》上观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