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放大招!3年剑指20万亿市值,这四大主线要盯紧深圳深夜砸出并购重组“超级礼

赣州刘云 2025-10-23 09:16:01

深圳放大招!3年剑指20万亿市值,这四大主线要盯紧

深圳深夜砸出并购重组“超级礼包”,直接给资本市场划了重点!《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出台,不仅定下20万亿市值的宏大目标,更给集成电路、AI等赛道铺好了“加速跑道”,股民最该关注的机会都在这了。

一、目标够震撼:20万亿市值+20家千亿巨头

这份方案的野心藏在一组硬核数据里:到2027年底,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要突破20万亿元,还要培育出20家千亿级市值企业。为了实现目标,未来3年计划完成超200单并购项目,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落地一批行业标杆案例。

要知道,并购重组从来都是企业“弯道超车”的关键。从深圳证监局数据看,自去年“并购六条”发布到今年6月,当地上市公司已公布215笔并购预案,交易额超450亿元,这次政策加码无疑会让市场热度再上台阶。

二、方向很明确:锚定新质生产力,这几类股最受益

政策精准锁定“强链补链”,两类企业将直接吃到红利:

1. 战略新兴产业“链主”企业

方案明确力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四大领域的龙头公司开展上下游并购,甚至允许收购优质未盈利资产。这简直是给科技巨头“开绿灯”——像比亚迪收购捷普在华业务后优化客户结构,立讯精密并购半导体资产切入射频领域,都是成功先例,这类“补链型”并购将成主流。

2. 国企重组标的

加快国企战略性重组是另一大重点,政策特别提出提升国资对轻资产科技企业的估值包容度。华润三九收购昆药集团后市值从361亿涨至485亿,盐田港整合港区资产强化竞争力,这些案例已经证明,国企并购重组往往能带来价值重估机会。

此外,合成生物、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的并购也被鼓励,提前布局这些赛道的“专精特新”企业可能成为潜在并购标的。

三、底气超充足:钱和渠道都给备好了

企业并购最怕“缺钱”,深圳直接给出了一套“融资组合拳”:

- 融资工具不限:现金、股份、定向可转债、科创债券都能用,还支持分期支付、储架发行。

- 资本体系护航:引导“20+8”产业基金、天使母基金参与,甚至通过S基金为项目提供接续资金,形成“投资-退出-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 跨境资源打通:联动香港市场,探索深港交易所机制互通,支持跨境换股、跨境银团贷款,帮企业“出海”并购技术和资产。

有资深人士直言,这相当于给并购重组装上了“双引擎”——既有政策引导方向,又有资本提供动力,高质量并购的土壤已经备好。

四、机会怎么抓?盯紧三大逻辑

1. 找“链主”: 聚焦深圳本地的科技龙头,尤其是在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领域有明确整合需求的企业,它们最有动力利用政策窗口开展并购。

2. 看国企: 关注地方国资控股、布局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这类企业在估值包容度提升后,并购动作可能更频繁。

3. 盯券商: 方案支持券商提升并购服务能力,本地头部券商有望承接更多项目,迎来业务增量。

从亚马逊、英伟达靠并购成长为巨头的路径看,真正的产业龙头往往诞生于并购浪潮中。深圳这次20万亿市值的目标,本质是要通过并购重组催生出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对股民来说,看懂政策方向,跟着“并购主线”找标的,或许能踩中新一轮产业升级的红利。

深圳并购新政 新质生产力 A股机会 国企改革

(风险提示: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 阅读:370
赣州刘云

赣州刘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