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正在犯下滔天大错!”新加坡外交家马凯硕这句警告,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但细品

烟雨评社 2025-10-23 10:53:32

“亚洲正在犯下滔天大错!”新加坡外交家马凯硕这句警告,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但细品一下,却让人后背发凉。 新加坡资深外交官马凯硕的警示犹如一声惊雷:正当西方世界集中力量全面遏制中国之际,整个亚洲地区选择集体缄默,这种态度无异于亲手为自己挖掘未来的陷阱。 马凯硕说这话时,特意提到了亚洲 “正在丢失合作的黄金窗口”。他拿东盟举例,这个有 10 个成员国的区域组织,本来是亚洲合作的 “粘合剂”,可最近在关键领域的协作却频频掉链子。 就说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原本计划 2025 年实现区域内商品、服务、资本的自由流动,可现在连统一的电商标准都没谈拢,各国关税壁垒依然存在。马来西亚的棕榈油要进入印尼市场,得面对额外的环保审查;泰国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到越南,还得走繁琐的海关流程。 这种 “各自为政” 的状态,和马凯硕口中 “本该形成的统一大市场” 相去甚远,也让亚洲在全球贸易中的竞争力打了折扣。 更让马凯硕担忧的是亚洲的 “安全依赖陷阱”。他在演讲中直言,不少亚洲国家把安全希望寄托在外部力量上,反而忽视了区域内的安全协作。 最明显的就是美国近年推动的 “印太战略”,日本、韩国先后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同盟,澳大利亚还加入了 AUKUS(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这些动作看似是 “寻求保护”,实则让亚洲陷入了 “阵营对抗” 的风险。 去年韩国在半岛周边增加美军部署,导致朝鲜试射导弹次数创纪录;日本跟着美国搞 “自由开放的印太”,与中国在东海、南海的摩擦也多了起来。 马凯硕认为,这种 “靠外人保安全” 的思路,本质上是在复制欧洲冷战时期的对抗模式,而亚洲多样的历史文化和复杂的领土争端,一旦陷入对抗,后果会比欧洲更严重。 能源合作的 “短视” 也是马凯硕重点批评的方向。亚洲是全球能源消耗最大的区域,石油进口量占全球 60% 以上,可在能源合作上却没形成合力。 去年国际油价暴涨时,印度、中国、韩国都各自去中东谈判采购,结果被沙特等产油国 “各个击破”,没能拿到统一的折扣价。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有全球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日本有先进的氢能技术,韩国擅长储能电池,可三国在技术共享和标准统一上几乎没进展,反而在国际市场上互相压价。 马凯硕举例说,要是亚洲能像欧盟那样建立统一的能源采购机制和可再生能源标准,不仅能降低能源成本,还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掌握更多话语权,可现在这种 “分散作战” 的状态,只能眼睁睁看着欧洲、美洲在能源合作上走在前面。 马凯硕还提到了亚洲 “历史认知的割裂” 问题。他说,很多亚洲国家至今没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反而让这些问题成为合作的绊脚石。 比如日本与韩国在 “慰安妇”、强征劳工问题上的分歧,导致两国自贸协定迟迟无法升级;中国与印度在边界问题上的摩擦,也影响了双方在金砖国家框架下的深度协作。 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原本可以通过对话协商逐步化解,可现在却被一些国家当作 “政治筹码”,甚至用来煽动民族情绪。马凯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叹,欧洲通过成立欧盟,用经济合作化解了法德之间的历史仇恨,而亚洲却还在 “被历史绑住手脚”,这无疑是在浪费发展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马凯硕的警告并非没有依据。他作为前新加坡驻联合国大使,见证过全球格局的多次变动,也深度参与过亚洲区域合作的推动。 他在 2024 年出版的《亚洲的未来》一书中就预测,要是亚洲不能尽快加强内部协作,未来十年可能面临 “经济增速放缓、安全冲突加剧” 的双重风险。 而当前亚洲的现状,似乎正在朝着他担忧的方向发展:区域内自贸协定的实施率不足 50%,安全对话机制常常 “议而不决”,能源合作还停留在浅层次的买卖关系。 不过马凯硕也没完全否定亚洲的潜力。他在演讲最后强调,亚洲有全球最多的人口、最快的经济增速和最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只要能放下分歧、加强协作,完全有能力成为全球发展的 “新引擎”。 但前提是,亚洲国家得尽快意识到当前 “分散、依赖、短视” 的问题,跳出 “各自为政” 的思维,真正把 “区域共同体” 的理念落到实处。否则,“犯下滔天大错” 的警告,可能会从 “危言耸听” 变成现实。 马凯硕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对国际政治深刻洞察的理性判断,亚洲各国必须清醒认识到,在这场关乎地区未来的博弈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 信源:新加坡《联合早报》:《马凯硕警告:亚洲勿陷安全依赖陷阱》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