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时事评论员唐湘龙说,他认为,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讲话是可信的。这两个国家言出必行,敢说敢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唐湘龙的分析首先聚焦于俄罗斯,尤其是在乌克兰冲突中的表现。 自从2022年俄罗斯正式出兵乌克兰以来,俄罗斯展现出了其在面对军事挑战时的一贯风格,迅速而果敢。 在国际局势上,俄罗斯一向强调自己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红线,然而,西方国家并未对此做出实质性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没有丝毫的妥协,而是直接通过军事行动进行回应。唐湘龙认为,俄罗斯的这种态度充分体现了其战略的即时性和决断力。 俄罗斯的做法也使得世界看到了其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的另一面:它始终坚持自己的核心利益,无论外界压力如何。俄罗斯的每一次行动都如同一场高风险的赌博,其政治决心显而易见。 而这种不容妥协的态度,无论是对乌克兰的侵略,还是对西方制裁的反击,都彰显了俄罗斯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雄心。 但同时,俄罗斯的果敢也并非没有代价。随着局势的不断升级,俄罗斯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 尽管如此,俄罗斯依旧坚持在多方面与西方进行对抗,展现出与中国不同的战略风格——注重即时的行动,而非长远的战略布局。 与俄罗斯的果敢相比,唐湘龙也提到另一个例子:胡塞武装在红海地区的强硬态度。 胡塞武装作为一个较为小型的军事力量,却在过去几年中通过快速的反应和灵活的战术,成功地在国际舞台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尤其是在海上拦截并袭击油轮、打击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军舰时,胡塞武装展现出了他们精准而迅速的军事打击能力。 唐湘龙认为,胡塞武装的反应速度和对局势的把握非常关键,虽然他们的军事力量相较于大国微不足道,但其采取的灵活应对策略使他们能够在区域性冲突中占得一席之地。 胡塞武装与俄罗斯的应对策略有所相似,都是强调快速反应和即时行动,迅速展示出决心和力量。 这种反应速度,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迅速出击,更体现了其背后国家或武装团体的战略定力和战术灵活性。 与俄罗斯和胡塞武装不同,中国在应对全球局势时展现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中国的战略思维注重长远布局与稳步推进,决策过程常常是在权衡利弊后做出的,而非一时的冲动。 在唐湘龙看来,这种“稳扎稳打”的战略,也正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能够保持相对冷静的原因之一。 中国在国际上的军事行动并不频繁,但一旦采取行动,通常会显示出出其不意的果断。 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动,虽然从表面上看是应对长期以来的局势,但实际上这背后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战略布局。 中国通过多年的外交和经济手段,在多个领域形成了自己的战略优势,避免了与其他大国直接发生冲突。 唐湘龙指出,中国的战略就像是在下围棋,每一步都走得深思熟虑,目标是为了长期的国际话语权,而不仅仅是即时的胜利。 唐湘龙特别强调了中国在面临重大国际事件时,始终坚持“不惹事”的立场。中国不会主动挑起战争,也不会轻易被激怒。 但当国际局势与中国的核心利益发生冲突时,中国的应对则是直接而果断的。 无论是对台湾问题的坚决捍卫,还是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挑衅,中国的回应都展现了其强大的战略定力。 唐湘龙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如何通过非军事手段在全球范围内扩展自己的影响力。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既是经济上的战略布局,也是文化和外交上的全方位推进。 通过这种方式,中国不仅促进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也逐步在全球范围内树立起自己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