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阿根廷宣布了 中国与阿根廷近期成功达成大豆采购协议,此次合作采购量达130万吨,报价为475美元/吨,较上周报价上涨25美元/吨。这波操作瞬间搅动全球粮食市场! 要知道这130万吨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中国单月大豆常规进口量的三分之一,两天内就敲定20船货物的交易流程,速度快得超乎市场预期。更关键的是,价格逆势上涨的背后,藏着阿根廷的"紧急求生"与中国的"战略布局"双重逻辑。 阿根廷此刻急推大单绝非偶然。这个全球重要大豆出口国正深陷外汇短缺危机,此前为抢收外汇突然将26%的大豆出口税降至零,政策一出中国买家立刻响应,短短三天就让阿根廷免税额度冲破70亿美元上限,政策火速叫停。如今顶着涨价压力促成交易,本质是靠农产品出口换外汇"续命",毕竟大豆出口占其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5%,是外汇收入的核心来源。 而中国的果断出手,更是供应链布局的关键落子。一方面,阿根廷大豆因短期免税政策仍具成本优势,测算显示用其压榨加工每吨可赚200元人民币,商业价值显著;另一方面,这是对大豆进口"多元化"的再强化——2025年1-9月中国从阿根廷进口大豆已暴涨31.8%,同期美国进口量却降至零,彻底绕开单一供应风险。有中储粮4500万吨储备打底,咱们完全能从容布局。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波"反向涨价"。明明阿根廷急需订单,价格却逆势上涨,实则是短期免税窗口关闭前的市场反应——此前政策突袭让中国船队扎堆抢货,部分船只甚至因政策到期被迫掉头,如今赶上末班车自然推高报价。而这背后,更是中阿贸易用人民币结算、绕开美元依赖的深度协作体现,人民币早已成为阿根廷的"外汇救命稻草"。 从抢下美国70亿订单,到用人民币结算打通贸易链路,这130万吨大豆不仅是笔生意,更是全球粮食格局的微妙转向。阿根廷靠中国订单缓解经济困局,中国则夯实粮食安全底盘,双赢棋局已然落子!你觉得这波涨价会引发连锁反应吗?评论区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