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记者沈元嫜,特务怀疑她是地下党。抓了后怎么审呢?让她光着身子,骑在一根又粗又糙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2025-11-02 18:57:56

女记者沈元嫜,特务怀疑她是地下党。抓了后怎么审呢?让她光着身子,骑在一根又粗又糙的麻绳上,来回拖。大腿和裆部,血流不止。 ​​你能想象那画面吗?粗粝的麻绳像带刺的铁丝,每一次拖拽都带着撕裂皮肉的剧痛,鲜血顺着腿根淌到地上,晕开刺目的红。这哪是审讯,分明是泯灭人性的虐杀!可更让人揪心的是,连现场帮忙的厨房厨子都看不下去,背过身偷偷抹眼泪——他见过不少审讯场面,却从没见过对一个女记者下这样的狠手 。 沈元嫜不是普通记者,她是《新民报》的骨干,笔名“元嫜”在上海新闻界小有名气。她写的文章针砭时弊,揭露官场黑暗,早就被特务机关列入了“重点监控名单”。 1948年上海解放前夕,白色恐怖笼罩全城。特务机关疯狂抓捕进步人士,沈元嫜因为多次报道学生运动和工人罢工,成了他们的眼中钉。那天清晨,她刚走出报社大门,就被几个便衣强行塞进了黑色轿车。 审讯室设在一个废弃的仓库里,阴暗潮湿,墙角堆着生锈的刑具。特务头子亲自坐镇,上来就逼问她地下党的联络方式和名单。沈元嫜只冷冷地说:“我是记者,只报道真相,不知道什么地下党。” 这一下彻底激怒了特务。他们扒掉她的衣服,将她强行按到事先架好的麻绳上。那根麻绳足有碗口粗,表面凹凸不平,还沾着没清理干净的沙砾。两个特务一左一右,抓着她的胳膊来回拖拽,每一次摩擦都像刀割一样。 剧痛让沈元嫜浑身发抖,冷汗浸透了头发,可她咬着牙没喊一声求饶。特务见她不招,又找来更粗的麻绳,还在上面绑了几块碎石,拖拽的力度也越来越大。鲜血很快染红了麻绳,滴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发出嗒嗒的声响。 厨房厨子老王是被临时叫来帮忙看守的,他原本以为只是普通审讯。看到这残忍的一幕,他吓得手里的送饭桶都差点掉在地上。他偷偷抬眼,看见沈元嫜的脸因为剧痛而扭曲,嘴唇却咬出了血,眼神里没有恐惧,只有倔强。老王别过脸,用袖口擦着眼泪——他想起自己在乡下的女儿,和沈元嫜差不多大,实在不忍心看下去。 审讯持续了整整一夜。沈元嫜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大腿和裆部的皮肉已经模糊不清,连站都站不起来。可无论特务怎么逼问,她始终只有一句话:“要杀要剐随便你们,想从我嘴里套出一个字,不可能!” 第二天清晨,特务见实在问不出什么,又怕她死在审讯室里惹麻烦,就把她扔回了牢房。老王趁着送饭的机会,偷偷给她带了些干净的布条和草药。沈元嫜虚弱地看着他,说了句“谢谢”,声音微弱却带着感激。 可特务并没有放过她。几天后,他们又对她动用了老虎凳、辣椒水等酷刑,沈元嫜的身体越来越差,但她的意志却越来越坚定。她知道,自己多扛一天,就能为地下党同志争取更多转移的时间。 1949年5月,上海解放的炮声越来越近。特务机关开始疯狂屠杀被捕的进步人士。在一个雨夜,沈元嫜和其他几位同志被押到郊外的荒地。行刑前,特务再次逼问她,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喊道:“新中国万岁!” 枪声响起,她倒在了血泊中,年仅28岁。 上海解放后,同志们在荒地里找到了沈元嫜的遗体。她的身上布满了伤痕,大腿根部的伤口还在渗血,可她的双手依然紧紧攥着拳头。老王得知她牺牲的消息后,哭了整整一夜,他把偷偷藏起来的、沈元嫜用过的那几块布条,小心翼翼地包好,埋在了自家院子里。 1950年,沈元嫜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她的事迹被收录进《上海革命烈士名录》。报社的老同事们回忆起她时,都说她是个“笔杆子比枪杆子还硬”的姑娘——写文章时敢说真话,面对酷刑时更敢守初心。 那些曾经折磨她的特务,在解放后很快被抓获。在审讯时,他们交代了对沈元嫜使用的种种酷刑,连审判官都气得拍了桌子。最终,主犯被判处死刑,其他从犯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如今,在上海的革命烈士纪念馆里,还陈列着沈元嫜的照片和她用过的钢笔。照片上的她穿着旗袍,笑容温婉,谁也想不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竟能在那样残忍的酷刑面前宁死不屈。 老王后来经常给孙子讲沈元嫜的故事,他总说:“你们现在的好日子,都是像沈记者这样的人用命换来的,可不能忘了他们啊。” 而那根沾染过她鲜血的麻绳,早已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但沈元嫜的精神,却像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种,照亮着后人前行的路。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