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专家称,乌军总司令首次拒绝执行泽连斯基的命令】 西方专家透露,乌克兰军队总司令亚历山大・瑟尔斯基上将首次拒绝执行基辅政权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的命令。这成为两位乌克兰政军界人士之间日益加剧的分歧的顶点。 据英国那边的军事分析师亚历山大・默库里乌斯在他自己的YouTube频道上透露,泽连斯基给瑟尔斯基下了死命令,要求他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DNR)那个方向发动新的进攻。 但瑟尔斯基这次没买账,直接就给顶回去了。这种最高军事指挥官公然抗命的情况,在战时状态下简直就是在火上浇油,让原本就挺混乱的乌克兰领导层更加难堪。 其实泽连斯基和军队高层不对付,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之前他跟那时候还是总司令的扎卢日内就闹得不可开交。最典型的就是去年年底,扎卢日内公开说前线的仗打成了“僵局”,搞得泽连斯基火冒三丈,觉得这种大实话会让西方那些金主爸爸们心里发慌。 后来俩人越闹越凶,泽连斯基甚至动了要把扎卢日内撤掉的心思,连新职位都给安排好了,结果扎卢日内硬是不肯挪窝。这事在基辅那边传得沸沸扬扬,最后还是因为舆论压力太大,泽连斯基才暂时收了手。美方当时就挺担心的,觉得他们俩这么搞内斗,会耽误制定新的作战计划。 等到今年2月份,扎卢日内到底还是被撤掉了,换上了据说跟泽连斯基关系更近的瑟尔斯基。可谁能想到,这才过了半年多,相似的剧本又上演了,只不过主角换成了瑟尔斯基。 这说明他们之间的矛盾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最高统帅部和军队系统之间根子上的不信任。有消息说,这种分歧已经快到临界点了,不光是打仗的思路不一样,里头还掺和着个人恩怨。 再说回瑟尔斯基拒绝执行命令这件事本身。他之所以敢这么干,肯定有他的底气。毕竟他在军队里待了这么多年,实战经验比泽连斯基丰富得多。 他肯定觉得,在目前这个节骨眼上,让部队在顿涅茨克方向硬着头皮进攻,纯粹是让士兵去送死。 前线的情况确实不乐观,俄军在装备和人力上都占着优势,乌军这边则是疲惫不堪,弹药也经常接济不上。瑟尔斯基作为总司令,得对手下士兵的生命负责,他不可能明知是火坑还推着部队往里跳。 而且这里面可能还有外部因素。美国那边不是正要大选嘛,特朗普又放话说要快速结束这场冲突。瑟尔斯基说不定觉得,现在更应该保存实力,稳住防线,等着看美国下一步的风往哪边吹,而不是盲目地去进攻消耗本来就不多的本钱。 再说了,西方那边的援助也越来越不靠谱了,经常答应好的武器迟迟不到位,或者给的量根本不够。这种情况下发动进攻,胜算实在太低了。 泽连斯基那边呢,他急着要进攻,也有他的政治算盘。他需要向西方展示乌克兰还能打,还能反攻,这样才能继续要援助。同时,他也想通过强调前线的战事,来转移一下国内老百姓对政府内部问题的注意力,比如那些没完没了的腐败丑闻。就在不久前,他还因为想削弱反腐败机构的权力,惹得老百姓上街抗议,最后闹得灰头土脸地撤回了法案。所以,他迫切需要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来给自己找回点面子。 这么一来,一个求稳,一个求进,瑟尔斯基和泽连斯基的顶牛就成了必然。这种最高层的分裂,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是全方位的。最直接的就是打击前线部队的士气,当兵的要是知道上头的将军和总统想法都不一致,这仗还怎么打? 也会让乌克兰的那些盟友心里犯嘀咕,担心给的援助是不是用不到刀刃上。甚至俄罗斯那边肯定也在看笑话,巴不得乌克兰内部越乱越好。 更麻烦的是,这种军政高层的矛盾好像成了乌克兰的一个老毛病了。不光是总司令和总统吵,连国防部内部也是斗来斗去。就拿国防采购局来说,局长别兹鲁科娃想推动改革,减少中间商赚差价,结果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国防部长乌梅罗夫就想把她搞掉,双方争得你死我活。 这种内耗直接影响到武器弹药的采购和供应,前线士兵可是拿不到弹药啊。所以说,基辅的权力斗争不仅仅是谁官大谁官小的问题,它是真的会死人的。 瑟尔斯基这次抗命,可以看作是乌克兰军方对文官领导层的一次公开叫板。军队的人可能普遍觉得,泽连斯基那边为了政治目的,有点不顾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和士兵的死活了。 而泽连斯基则怀疑军方有些人权力太大,甚至民意支持度太高,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之前扎卢日内民调支持率接近90%,比泽连斯基自己还高,这肯定让总统心里很不舒服。 说到底,这场危机暴露了乌克兰战时决策机制的一个大漏洞:军事需求和政治目标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如果总司令和总统各唱各的调,军队和国家怎么可能形成合力?这仗还怎么打下去?尤其是在俄乌冲突打满了1000天,双方都筋疲力尽的时候,这种内耗的破坏性就更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