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下手好快:越南、印度、菲律宾都传来消息,对中国颇为不利。美国正在联合其他国

史鉴奇谈 2025-11-06 16:31:03

特朗普下手好快:越南、印度、菲律宾都传来消息,对中国颇为不利。美国正在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进行“围攻”,特朗普等不了了,正在加速布局,越南、印度、菲律宾接连传来消息,情况对中国极为不利,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先看菲律宾这边,马科斯政府这两年几乎完全倒向了美国,不仅在南海问题上频频挑衅,还主动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   美军在菲律宾的基地从5个增加到9个,最近又搞了个六十多人的特遣部队,由海军将领带队,摆明了是盯着中国来的。   更麻烦的是,菲律宾还试图把印度、韩国也拉进那个所谓的小圈子,想搞个“抗中联盟”,只不过印度官员当场没接话,韩国也没那么积极,这计划目前有点冷场。   菲律宾这么卖力,无非是想借美国的力量给自己在南海撑腰,但美国对盟友向来是“用完即弃”,之前逼乌克兰停火、对欧洲盟友加关税就是例子。   马科斯现在跳得高,可美国连菲律宾的贸易都没放过,直接加了17%的关税,这“坚定承诺”到底有几分真,恐怕得打问号。   越南的动向也挺值得琢磨。   美国防长专门跑了一趟越南,又是送巡逻艇、教练机,又是高调宣称“支持一个强大独立的越南”,这调门听着耳熟,就是历史上拉拢对手的老套路。   特朗普政府还和越南签了贸易协议,表面看关税从威胁的46%降到了20%,但里头藏了条“转运”条款——只要美国认定商品是“中国制造经由越南转运”,关税直接飙到40%。   这一手挺毒,就是想逼越南和中国供应链“脱钩”。   可越南经济和中国深度绑定,很多原材料、零部件都依赖中国,硬要拆开的话,越南自己的出口也得垮。   所以越南虽然接了点军援,但在大局上还是谨慎的,毕竟中越之间有传统关系,越南自己也防着美国搞“和平演变”。   印度这边更是动作频频,和美国签了十年防务协议,还向菲律宾卖了“布拉莫斯”导弹,军舰也往南海跑。   莫迪政府一直想玩平衡,既和中国缓和边境局势,又偷偷搞“借海制陆”,用南海问题牵制中国。   但印度也有自己的算盘,它卖武器是为了赚钱,拉拢东南亚国家则是想提升自己的“全球南方”影响力,未必真心给美国当枪使。   再说,特朗普对印度也没手软,关税加了26%,莫迪再热情拥抱,该挨揍时照样挨揍。   这种关系,合作里带着相互算计,根基并不牢靠。   美国这么急着布局,背后是特朗普政府的战略转向:从欧洲和中东抽身,集中力量对付中国。   新出的《临时国防战略指导意见》直接把中国定为“唯一步步紧逼的威胁”,还想推动盟友把军费开支提高到GDP的5%。   但特朗普这套打法矛盾不少,比如一边逼乌克兰接受屈辱停火,一边又让欧洲自保,结果欧洲反而更不敢放手,美国想从欧洲脱身并不容易。   再加上特朗普对盟友普遍加关税,从日本、韩国到欧盟、加拿大,一个都没放过,这种“美国优先”的搞法,反而让盟友心里打鼓,所谓“联盟围堵”其实脆得很。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其实有不少牌可以打。   首要一条是保持定力,不被美国带节奏。   经济上,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国内市场,产业链完整,供应链稳固,特朗普想靠关税逼企业撤离中国,但美国企业自己都承认离不开中国供应链。   咱们正好趁这机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同时靠“一带一路”深化和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合作,把朋友圈做得更大。   东盟国家虽然和美国有安全合作,但经济上和中国绑得更紧,多数国家也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中国只要坚持平等协商,比如在南海推进“行为准则”谈判,就能破解美国制造对立的企图。   军事上,中国该亮剑时更要果断。   南部战区在黄岩岛的常态化巡航就是直接回应。   同时得加强和美国的危机管控机制,避免误判。   尤其是核潜艇这类隐蔽威胁,中国需要提升反潜和区域拒止能力,让美国不敢轻举妄动。   对于菲律宾这类“急先锋”,可以采取针对性反制,比如加强执法力量,对侵权行为坚决驱离,同时扩大与东盟国家的海上合作,孤立挑衅者。   最关键的是,中国得在科技和网络这些新战场上下先手棋。   美国搞“新五战”(贸易、金融、科技、网络、舆论),中国就要加快自主创新,突破芯片等关键技术,同时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   在舆论上更要主动发声,揭露美国“印太战略”破坏地区和平的本质,多数亚太国家要的是发展,不是对抗。   总之,特朗普的围攻看似来势汹汹,但内部漏洞不少,盟友之间也是同床异梦。   中国只要稳住自身,用“稳”应“变”,同时灵活利用经济、外交、军事多手段,就能在复杂局势中找准机会,各个击破。   大国博弈,从来不是看谁出手快,而是看谁笑到最后。

0 阅读:0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