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寡妇”骗婚俄军士兵:一场瞄准阵亡抚恤金的血色交易

烟雨评社 2025-11-07 11:35:11

就在俄乌战争持续了三年之久后的11月,俄罗斯国内却在这场战争中催生出了一个极为令人不齿的骗婚团队———“黑寡妇”! 当地时间11月5日,《华尔街日报》在头版深度报道中披露,俄罗斯战时社会正出现一种令人震惊的新型诈骗模式:一些女性通过快速与士兵结婚,继而在对方战死后申领高额抚恤金。这种现象在俄语社交平台上已有专属称谓——“黑寡妇”。 “黑寡妇” 的出现,和俄罗斯战时高昂的阵亡抚恤金直接挂钩。为了鼓励参军,俄罗斯将阵亡士兵的赔付标准一再提高,通常能达到 1450 万卢布以上,约合 18 万美元,部分情况甚至能拿到 20 万美元,这个数字几乎是俄罗斯平均年薪的 20 倍。 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一些女性开始把与士兵结婚当成一门 “生意”,而战争的残酷性恰好给了他们可乘之机。俄罗斯立法者列昂尼德・斯卢茨基直言,这些人就像战时列宁格勒围城期的劫掠者,玷污了对英雄家属的关怀。 这些骗局的操作模式远比想象中周密,从个体作案逐渐升级成有组织的团伙行动。40 岁的士兵谢尔盖・汉多日科的经历颇具代表性,他刚签署征召令第二天,就和一个叫索科洛娃的女人办了婚礼,整个过程只用了 20 分钟,没有照片,没有像样的仪式,只有一位宾客在场。 婚后索科洛娃甚至没搬来同住,依旧和前夫孩子生活在一起。直到谢尔盖阵亡,她火速领走 20 万美元抚恤金,家人才发现不对劲。即便法院最终裁定婚姻无效,索科洛娃也只被罚款 3000 卢布,还能继续上诉。 团伙作案的规模更令人震惊。汉特 - 曼西自治区的调查显示,当地一个犯罪组织专门物色单身男性,先劝说他们签军役合同,再安排特定女性与其结婚,接着哄骗士兵把财产控制权交给 “妻子”。靠着这套流程,这个团伙已经攫取了约 3000 万卢布,折合 37 万美元。 远东地区还出现过更荒诞的案例,一对夫妇联合 63 岁的女性同伙,诱骗一名无亲无故的 46 岁男子结婚并参军,男子阵亡后,他们以 “遗孀” 身份领走 800 万卢布,瓜分一空。 社交平台成了这些 “黑寡妇” 的主要猎场。俄罗斯最大的社交平台 VK 上,几十个名为 “与士兵约会”“肩标约会” 的群组活跃着,表面是找对象,实则是筛选目标。 西伯利亚有个叫玛丽娜・奥尔洛娃的房地产经纪人,甚至在播客里公开鼓动别人:“找个前线服役的人,他死后你能拿 800 万卢布,这就是个商业计划。” 虽然她后来道歉,但这番话戳破了这类骗局的赤裸本质。 更棘手的是,这类骗局很难被追责。士兵阵亡后,证据链很容易中断,家属往往要面对复杂的诉讼流程,很多人耗不起只能认栽。 27 岁的士兵格奥尔基・科斯蒂尔科和一个女人同居 11 天闪婚,重返前线后很快提出离婚,结果离婚手续没办完就牺牲了。女方立马主张抚恤金,还是他母亲坚持打官司,最终法院以女方婚内不忠为由剥夺了她的权利,可这样的结果算是少数。 现在俄罗斯立法者已经开始呼吁出台更严厉的措施,有人提议追究刑事责任,也有人建议限制婚姻存续时间短的配偶领取补贴。 但法律能补上漏洞,却挡不住人性的贪婪。当前线士兵用生命守护家国,后方却有人盯着他们的死亡牟利,这场战争催生的 “黑寡妇” 骗局,比战场的硝烟更让人不寒而栗。 信源:澎湃新闻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