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三大报之一的《华盛顿邮报》也报道了#华为mate60#,标题称:“(华为)

春柔评社会 2023-09-04 20:45:00

美国三大报之一的《华盛顿邮报》也报道了#华为mate60# ,标题称:“(华为)新款手机引发担忧,中国已找到绕过美国技术限制的方法”。

文章很长,我概括了里面有意思的几个点:

1、文章称这部手机“不是普通的小玩意”,而且华为Mate 60 Pro的发布,“引发了华盛顿的隐忧,即美国的制裁未能阻止中国取得关键的技术进步。这一进展似乎符合美国芯片制造商的警告,即制裁不会阻止中国,但会促使中国加倍努力,开发替代美国技术的产品”。

2、报道称:“新款智能手机 Mate 60 Pro 代表了中国技术能力的一个新的高水平标志,其内置的先进芯片是在中国设计和制造的,尽管美国严格的出口管制意在阻止中国实现这一技术飞跃。”

3、文章称华为在雷蒙多访华期间发布该手机,“似乎是一种挑衅”;

4、美国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的技术政策主管保罗•特里奥洛(Paul Triolo)称,这款新手机“对华为所有以前的技术供应商都是一个重大打击,其中大部分是美国公司”。

保罗还说:“主要的地缘政治意义,(中国)有可能在完全没有美国技术的情况下设计出一种产品,这种产品可能不如西方的尖端型号那么好,但仍然具有相当的能力。”

5、拜登政府官员拒绝就此事置评。

6、文章表示:美国的制裁旨在通过切断中国购买或制造先进半导体的能力,来减缓中国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进展。而中国国产7纳米芯片的发布表明,这种情况(阻碍中国科技进步)并没有发生。

7、业内专家认为,现在判断中国的芯片制造业务将变得多么具有竞争力还为时过早。但显而易见的是,中国仍在这场游戏中。

8、塔夫茨大学教授、《芯片战争》(Chip War)一书的作者克里斯•米勒表示:“这表明,像华为这样的中国公司仍然有足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这可能还会加剧华盛顿方面围绕是否收紧限制(加强制裁)的讨论。”

9、对于美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各方意见不一;

10、前面那个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的技术政策主管保罗•特里奥洛说:“这一发展(华为发布新手机)几乎肯定会引发更强烈的呼吁,要求进一步收紧对华为供应商的出口管制许可。”(你们就继续错上加错吧[嘻嘻])

另一方面,他补充说,“美国半导体公司更希望能够继续向华为和其他中国终端用户出口大宗商品半导体,以保持市场份额,避免(在没有美国技术的情况下)打造更广泛的中国供应链。”(既要又要)

13、哈佛商学院经济学家威利·石坚(Willy Shih)表示,华为的突破让人想起GPS的往事。美国国防部当时开发了GPS技术,并限制其出口,担心落入竞争对手手中。但是出口限制迫使莫斯科和其他国家的政府开发自己的版本。

他说: “所以,从美国真正主导该技术、所有人都来美国购买的局面——到现在出现了所有这些不同的替代品……你不禁要问,华为现在是否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14、文章虽然质疑中芯国际能否在技术上赶上台积电,但哈佛商学院经济学教威利·石坚认为,无论中芯国际是否能够走到技术最前沿,中芯国际肯定能够大规模生产老一代芯片,这可能会压低全球芯片的价格;

15、文章称,由于美国的制裁,英特尔(Intel)和高通(Qualcomm)等美国公司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销售额已经大幅下降,这些公司的研发预算受到了影响。美国高管担心,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长期实力,因为在这个行业中,往往只有少数实力最强、发展最快的公司才能生存下来。

16、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高管说:“这将导致(美国公司)能力螺旋式下降,无法与世界其他国家竞争。”

总结,美国人其实非常清楚他们的打压,对压制中国半导体产业没什么太大作用,他们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制裁”逼出了一个什么对手出来,但在目前的情况之下,他们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这让我想起《纽约时报》7月份的那篇文章,标题称美国对中国的芯片供应链的封锁行动“是一种战争行为”(链接在这:

0 阅读:19
春柔评社会

春柔评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