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连云港的女患者7月1日来看诊,因去年底新冠后一直心慌、疲劳、失眠,喝了很久的中药睡眠有所改善,但仍然心悸严重,疲劳明显。
她并没有准备之前的方剂,我想喝了那么久的方子,一般治疗心悸的思路应该用过了,必须走非常规路线。
她有个症状比较突出,就是全身怕冷,脉弦细弱但隐约有点紧象。
就想到一个方子“二加龙牡汤”,这个方子虽然是伤寒的经典方,但临床会用的医生非常少,之前的医生我敢肯定没用过。
这个方子是从桂枝汤演变而来的,原方是去桂枝留白芍,我这次用时却是去白芍留桂枝。
如此变化源于她的心阳不足盛于阴血伤。
方子是死的,医理是活的。
因为她还有很多其他症状,我适当作了加味,开了14剂,如图。
她今天来复诊,反馈喝药第2天,心悸就去了七七八八,并且这两个多月经历了一次新冠二阳两次感冒再加断药许久,心悸没有反复,现在维持稳定,但其他症状还在,因为这两个半月她实在是经历太多,不容易呀。
总之呢,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大夫并不容易,需要大量的方剂谱,而不是就只擅长用几个方子加加减减,流水线工作。
我是练出来的,谁让我看的都是别人剩下来的疑难杂症呢。
下班就剩半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