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青花冰梅地开光博古纹钵式炉一个
尺寸:腹径16.65厘米,口径16.96厘米,底径10.64厘米,高9.4厘米,重740克。
品相:完美全品。
炉撇口,束颈,圆腹下敛,圈足。胎质细白,白釉莹润。炉外壁绘青花冰梅图案和双开光博古纹,青花博古图,分别为寓意平升三级的瓶、蕴含必定如意的笔和银锭,以及古琴、书卷、炉、鬲等。博古图是一种以盘、碗、瓶等器皿为主题纹样的图案。画面有意识地通过器物与其它瑞物组合成的一定吉祥含义,纹饰布局随意,绘画线条古卓雅趣。笔墨细致,格调高雅,青花发色艳丽,层次浓淡富于变化,不愧为康熙时期之精典。
此炉青花呈晕染效果,青花色彩浓艳渐次,这是清代康熙时期青花瓷器的典型特征,青花追求水墨山水画之神韵。此炉做成钵形,造型周整,周身满釉,青花层次清晰,有“墨分五色”之感。底有康熙时期典型的青花双圈款,虽无款字,但内行知道此双圈款为康熙时期瓷器,康熙中晚期逐渐才有文字款,康熙早期官窑一般无款和双圈款。此炉为清康熙早期青花官窑瓷器。标准的糯密胎,胎糯、细、密,如冒油一般。
此类纹样自明代晚期出现后,在清初极为盛行。此件青花炉即是一件纹饰颇为典型且制作精细的供奉之器。
从该炉的胎、釉、工、痕、包浆等等方面看都符合康熙朝古瓷器的时代特征,从瓷器的胎釉、釉水、青花、画法、胎骨、纹饰、青花发色、造型、器型、画工、款、青花钴料、包浆、润泽感、老化感、老熟感等方面都可看出是典型的清康熙的老窑古瓷器,是件老窑瓷,开门到代的康熙早期官窑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