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承认王一博优秀就这么难么?

代荷看影剧综 2024-03-12 11:15:50
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人对偶像还带有根深蒂固的偏见。甚至为了否定王一博 。选择否定他主演的作品。之前跟大家探讨《热烈》我说电影本该取得更好的票房成绩,不应该是9亿,是宣发的问题让电影没扩散出去。永远有人上来批判我说,《热烈》只是一部粉丝电影,只是王一博粉丝会看的电影。它没有得到其他群体的认可。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先说,一部粉丝电影,不可能取得将近9亿的级别。王一博作为顶级偶像。肯定拥有强大的号召力,但绝对不可能让2169万人次走进影院。《热烈》除了粉丝购买力外,肯定还有更多年龄段、不同职业、路人观看参与,或者是在电影上映、口碑发酵后,在题材、演员、导演多个维度被认可,在朋友圈、在饭局上被朋友推荐选择走进影院观影。 将《热烈》定义为粉丝电影是刻板的。在此之前我们知道,有很多顶流在巅峰时期拍过电影。但票房都维系在2-4亿水准。评价毁誉参半。但能达到2000万人次,我们可以说王一博粉丝基数巨大,能保证票房基本盘,但同时是也是电影的质量过关、剧作扎实、表演不突兀,才能达到9亿票房。 就是一般的粉丝电影,用户画像应该是什么样的。这里拿《小时代》举例,《小时代》的观众用户画像表示,年龄占比里24岁以下的观众占73%,而在30岁以上的占比只有11%,也可以说明,电影是没有得到成年(已婚的)群体认可的。或者是《小时代》作为粉丝电影,没有延伸到普通观众。 回到《热烈》的用户画像,年龄占比上,每个年龄段分布是比较均匀的。当然有王一博主演,粉丝群体贡献,会让24岁以下比重较高。但30岁以上的比例,高达40%,这说明了,除了粉丝群体,还有很大一部分成年人、工薪族、妈妈群体观看了电影。电影不再是一部粉丝电影。它得到了市场检验。成为了华语难得的一部运动题材作品、励志电影。 很多人否定王一博,以为在扮演正义使者,否定流量,实际上只是自我感动。流量永远不扮演恶的角色,青年演员自带流量踏进电影圈,表演自然流畅,拍摄了一部不错的励志片,对华语电影永远是利大于弊的,是值得鼓励的。 华语电影需要新鲜血液,不止是导演,更是愿意磨砺的青年演员,不止是好剧本,更多青年演员所带来的青年观众们。他们是相辅相成的。电影圈需要推陈出新,但电影的未来在哪里?就在新新一代。新一代导演编剧、新一代电影风格类型,以及新一代青年演员跟新一代电影观众。我们需要他们,中国电影也需要他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