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参与过三峡大坝的老人曾经透露,这件事90%是人都不知道,其实最开始计划修三峡大坝的时候,我国著名水利专家黄万里先生,是持有不赞同态度的。 三峡大坝,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建设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斗争。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位默默无闻却对三峡工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他就是我国著名水利专家黄万里先生。 黄万里先生出生于江苏省,在著名爱国教育家黄炎培的熏陶下,他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 通过刻苦学习,黄万里先生一路攻读到了博士学位,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后,他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并曾在水利部门担任重要职务。可以说,对于中国的水利事业,黄万里先生可谓是了如指掌。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酝酿修建三峡大坝的宏伟计划。根据设计方案,三峡大坝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不仅可以为我国提供巨大的电力资源,还能通过对长江上下游水量的调节,有效缓解每年的洪涝灾害,降低经济损失。 此外,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一个容积达600立方公里的巨型水库,不仅可以储存宝贵的水资源,还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拉动地方经济。 面对如此诱人的前景,大多数人都对三峡大坝的建设充满期待。然而,作为一名资深的水利专家,黄万里先生却对此表示了担忧。在他看来,修建三峡大坝虽然好处多多,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隐患和风险。 首先,为了建造大坝,长江上游地区将被变成一个巨大的水库。这意味着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成千上万居民将不得不背井离乡,而安置这些人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政府不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能因补偿问题引发许多纠纷和矛盾。 其次,一旦建成,三峡大坝将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水利工程。如果将来我国与其他国家发生矛盾冲突,对方很可能会把三峡大坝作为首要打击目标。一旦大坝被毁,洪水将顺着地势淹没大半个中国,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黄万里先生还指出,三峡大坝选址的地方位于长江中游,虽然水流速度不及黄河,但其含沙量也不容小觑。如果大量泥沙淤积在大坝和相关设施中,不仅会影响工程运行,清理费用也将是一笔巨大开支。 除了上述隐患外,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诱发地质灾害,加剧水体污染,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 黄万里先生强调,在评估三峡工程时,不能只盯着经济效益,更要考虑其对自然环境和百姓生活的深远影响,用他的话说,"不是不能建,而是现在还不具备条件"。 黄万里先生的一番话引起了三峡大坝建设者们的重视。尽管支持修建的呼声占了上风,但他们仍多次邀请黄先生参加讨论会,就如何解决这些潜在问题进行了反复研究和论证。经过慎重考虑和细致完善,三峡大坝的建设方案最终得以敲定。 1994年11月,伴随着一声巨响,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在此后的17年时间里,数十万建设者们夜以继日,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2006年5月如期建成大坝主体工程。 三峡大坝的竣工,标志着中国已跻身世界水利工程强国之列,它为我国的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调配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利益,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水往低处流,奋斗者的足迹却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高地上。作为三峡工程的参与者之一,黄万里先生虽然最初对修建大坝持反对意见,但他担忧国计民生、严谨治学的精神,以及对工程建设提出的中肯建议,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消息来源:凤凰网文化——黄万里反对建坝始末
一位参与过三峡大坝的老人曾经透露,这件事90%是人都不知道,其实最开始计划修三峡
福星徠说事
2024-06-13 18:20:43
0
阅读: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