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60年,哈军工院长陈赓办公室冲进一个女孩,她大声问:“凭什么不录取我,我就要上。” 陈赓“你谁家的孩子?“ 参考资料:《两代人的初心传承——怀念左太北同志》2017年06月15日 年仅两岁的左太北失去了父亲。 在百团大战后的一次战斗中,左权将军为掩护战友撤退,英勇牺牲。这位年轻的母亲和她懵懂的女儿,从此没有了丈夫和父亲。 然而,革命的大家庭给予了左太北温暖。 彭德怀将军作为左权的挚友,对这个失去父亲的小女孩格外关爱。他不仅经常探望左太北,还为她讲述父亲的英雄事迹,激励她继承父志。 在彭德怀的影响下,左太北从小就立下了报效祖国的宏愿。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母亲刘志兰虽然改嫁,但仍然坚持让女儿在北京接受良好教育。 彭德怀更是将左太北视如己出,邀请她住进自己家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左太北不仅学业优秀,更培养了坚强独立的品格。 1960年,已经长大成人的左太北立志报考哈军工。这个选择令彭德怀又惊又喜。他为左太北继承父志感到欣慰,却也担心这条道路的艰辛。 然而,命运却给她开了一个玩笑。由于政审问题,她竟然落榜了。明明她的成绩已经超过了,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让这位烈士之女陷入了困境。 面对挫折,左太北并未放弃。她决定亲自拜访时任哈军工校长的陈赓将军,希望能够知道其中的原因。 面对政审的阻碍,陈赓将军知晓以后,坚决不让烈士心寒,不让珍宝蒙尘,左太北最终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开启了她为国奉献的人生篇章。 毕业后,左太北投身于国防科研事业。即便在特殊年代被下放到军垦农场,她依然坚持不懈地为祖国的军工领域贡献力量。 1982年,她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父亲生前写给她和母亲的十一封信。 这些饱含父爱的书信,让左太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父亲的人性光辉,也更加坚定了她追随父亲脚步的决心。 步入中年的左太北在航空航天领域高瞻远瞩,为国防工业的多个重要项目争取资金支持,推动了我国航空科技的进步。 退休后,她并未停下脚步,而是开始整理研究父亲的相关资料,多次重返父亲战斗过的太行山,用行动诠释着对父亲的敬爱与怀念。 2002年,左太北主编出版《左权将军家书》,以文字的形式永远珍藏父母之间的深厚情谊。 已届古稀之年的她还受邀参加央视节目《开学第一课》,向新一代讲述父亲的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在她去世以后的追悼会上,三代总理送来的挽联无声地诉说着党和国家对这位优秀女性一生贡献的肯定与感激。 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虎父无犬女",用自己的奋斗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爱国赞歌。这些可敬可爱的人,用自己的付出和奉献,为我们今天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微风]1960年,哈军工院长陈赓办公室冲进一个女孩,她大声问:“凭什么不录取我
福星徠说事
2024-06-28 16:15:22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