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在台湾蛰伏了42年的我党地下工作者谢汉光,乔装身份回来。谁料,刚到家

福星徠说事 2024-09-26 11:50:13

1988年,在台湾蛰伏了42年的我党地下工作者谢汉光,乔装身份回来。谁料,刚到家就看到一屋子来回跑动的孩子,他愣住了:“我42年没回来,这些孩子是谁的?”   谢汉光出生的那一年,正值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如荼之际。这场振聋发聩的运动,唤醒了无数仁人志士的爱国之心,点燃了青年一代的热血和激情。   幼年的谢汉光,也在这股爱国主义的洪流中,形成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谢汉光在大学期间,谢汉光结识了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言传身教,让谢汉光进一步坚定了为国奉献的决心。   在这些进步力量的影响和鼓舞下,他参加学生组织,宣传抗日主张,为唤醒更多的人而不懈努力。   谢汉光深知,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光明的未来。因此,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跟党走,决心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   谢汉光的革命意志和爱国情怀,感动了身边的中共党员,在他们的推荐下,谢汉光正式加入了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   解放战争的胜利,让谢汉光看到了革命的曙光,然而,革命的道路从未止步。台湾,这个被国民党盘踞的宝岛,成为了党组织新的斗争目标。   命运的安排,让谢汉光在潜入台湾前的九天里,结束了自己的单身生活。面对革命和爱情的双重考验,谢汉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革命。   就这样,谢汉光告别了新婚燕尔的妻子,毅然踏上了前往台湾的征程,他深知,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归来,但他坚信,只要革命的火种不灭,胜利的曙光终会到来。   在谢汉光的努力下,台湾地区的地下党组织逐渐发展壮大,他接应了许多从大陆来台的好友和同志,为他们提供掩护和帮助。   谢汉光还参与创办了《光明报》等进步刊物,通过这些刊物,宣传党的主张,启发民众的觉悟,为革命事业培养了不少同情者和支持者。   然而,叛徒向国民党当局告发了地下党组织,谢汉光所在的组织遭受了灭顶之灾,许多同志被捕,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谢汉光的身份也因此暴露,他不得不舍弃一切,命运的嬉笑,让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化名叶依奎,隐姓埋名在高山村度过了大半生。   谢汉光从未忘记自己的革命初心。他时刻关注着大陆的形势,通过收听广播、阅读报刊等方式,了解革命的进展。   1987年,两岸探亲政策的实施,让谢汉光有机会踏上魂牵梦萦的故土。他急不可待地启程,去见他的妻子,那个在新婚九天后就与他生死相隔的伴侣。   时光的流逝,在谢汉光和妻子的脸上,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当他们再次相见时,那份的热度,丝毫未减。   回到祖国的怀抱,谢汉光恢复了党员的身份,他重新戴上了鲜红的党徽,他坦然地向组织讲述了自己几十年的经历,党组织对谢汉光的革命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而他的回来,也带来了重要资料,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刘光典也是前往台湾的人员之一,这一次,他肩负着一个特殊的使命:取回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   然而,蔡孝乾的背叛,让刘光典的任务陷入了困境。蔡孝乾向国民党当局告发了刘光典的行踪,一时间,追兵如潮。   刘光典落入敌人的手中,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和侮辱。但刘光典的意志,始终没有被敌人击垮。他坚贞不屈,宁死不屈服。   国民党当局看到了刘光典的坚定,便施展了一个离间计,他们放出风声,说刘光典已经叛变,成为了他们的同路人。   这个谣言,让刘光典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无法为自己辩白,因为那意味着暴露同志;但他又不愿背负叛徒的骂名,因为那有悖他的革命信仰。   刘光典选择英勇就义,直到1991年,刘光典的事迹才得到了公正的评价。党组织为他平反昭雪,授予他革命烈士的称号。    (信息来源:2023-12-15,梅州网,潜伏台湾42年,回大陆找到组织)

0 阅读:236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