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22岁的陈薇从浙大保送清华读研。在火车上,她爱上了比自己大十二岁的男

福星徠说事 2024-09-28 17:07:24

1989年,22岁的陈薇从浙大保送清华读研。在火车上,她爱上了比自己大十二岁的男人。父母当场翻脸不同意,未曾想男人直接辞职为爱来到北京。结婚后,男人做了31年家务,他觉得陈薇做家务就是屈才!   麻一铭回忆起初遇陈薇的情景时,总是笑得一脸幸福。那时的陈薇还是一名在读研究生,他被她的才华和美貌折服,鼓起勇气要到了她的电话。从此,两人开始了跨越千里的爱情长跑。   麻一铭的执着和真诚感动了陈薇,两人决定携手人生。然而,婚后生活并非一帆风顺。陈薇忙于科研工作,常常昼夜颠倒。   12岁的年龄差距,本是两人爱情路上的一道坎儿,陈薇的父母担心女儿嫁给一个"老男人",而麻一铭的家人则觉得儿子高攀不上。   面对重重阻碍,麻一铭没有退缩,他来到陈薇工作的地方,他不怕吃苦,白天打工赚钱,晚上帮陈薇整理资料,无微不至地照顾她。      麻一铭的执著感动了陈薇,她也开始对这段感情有了信心。两人携手共同面对生活的压力,相濡以沫,共同进步。   渐渐地,双方父母也被麻一铭的人品和对陈薇的爱打动,态度开始转变。陈薇的父亲看到女儿在麻一铭的支持下,科研事业蒸蒸日上,欣慰地点点头。   在亲友的祝福中,麻一铭和陈薇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柴米油盐中,他们用心经营着属于两个人的小天地。麻一铭更是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事事亲为,用行动诠释着何为好丈夫。   麻一铭还学会了给孩子辅导功课,陪他们玩耍。有了丈夫的全力支持,陈薏可以毫无顾虑地投身科研事业。   陈薇决定投身军旅时,麻一铭以坚定的态度表示支持。虽然这将使家庭生活变得更加艰辛,但他选择无怨无悔地承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伴侣间的相互扶持。   他对妻子说:"你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家里有我。"陈薇穿上军装的那一刻,麻一铭流下了欣慰的泪水。他为妻子感到骄傲,也暗暗告诫自己要更加努力,成为妻子最坚实的后盾。   科研工作常常需要陈薇到各地出差,无论妻子身在何处,麻一铭都时刻关注着她的动向。每当陈薇遇到困难,麻一铭总会打来一个鼓励的电话。   他会告诉妻子家里一切都好,让她安心工作。这种跨越时空的陪伴,让陈薇倍感温暖。   陈薇的科研之路是一部不断挑战医学难题的传奇。从非典到新冠,她带领团队一次次突破极限,为国民健康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防护网。   每次听到妻子取得新突破,麻一铭都由衷地为她高兴。为了让陈薇全身心投入科研,麻一铭恪尽职守,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   麻一铭深知,妻子肩负着守护国人健康的重任,无论是照顾生病的孩子,还是应对家中突发状况,麻一铭总能游刃有余。他常说,我把小家照顾好,你就去守护大家。   在麻一铭的悉心教导下,儿子麻恩浩茁壮成长,他继承了父母勤奋好学的优秀品质,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   麻恩浩在父亲的谆谆教诲下,渐渐懂得了责任与担当的意义。他深知母亲的科研事业关乎国计民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工作者。   大学期间,麻恩浩主动申请援非,到非洲最需要帮助的地区义诊。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疾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加坚定了投身医学事业的决心。   回国后,麻恩浩报考了微生物工程专业,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岁月见证了麻一铭和陈薇的爱情。从火车偶遇到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再到共同迎接儿子的降生,他们的感情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麻一铭选择了一条独特的路径。他成为了家庭的守护者,用无私的爱和支持,为妻子的科研事业提供了坚实的后方保障。   主要信源:(北方网2020.9.10——你所知道的陈薇还有另一面)

0 阅读:51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