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教师,无论如何努力教学成绩总是垫底,这确实让人窝火。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教学成绩倒数最后一名且平均分与第一名相比超过5分的,不但要扣绩效工资,而且还要在全体教师会上做检讨,罚钱事小,丢脸事大。为此,那些教学成绩垫底的老师,到处拜师,希望别人的经验能帮助自己“扭亏为盈”。我对此做法十分不以为然,我认为想要提高成绩,首先得立足于自己的课堂,找到导致自己课堂低效的原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改变自己,把劣势转为优势。 一味的模仿别人,反而会失去方向,最终失掉个人特色。教学成绩落后的教师,应该反复品味自己的课堂,然后再观察优秀教师的课堂,两相对比,找出自己的缺陷。笔者身为教研员,工作的中心就是听课,通过常年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教学成绩不好的教师,他们的课堂一般都存在以下这些共性的失误,可能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失误,导致他们的教学成绩一落千丈的。各位读者朋友可以自行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在课堂上有没有这些坏习惯!欢迎大家转发此文,以让更多的同行获益。 一、没有导入就开讲 公开课,所有教师都会精心设计导入,但寻常课堂,大家都不想费神费劲了,一上课就开讲,根本没有导入环节顶多说上一句:上节课我们讲了什么内容,今天我们将继续讲授什么内容。没有导入就开讲,学生可能难以迅速从课间休息或其他活动中转移到课堂上来,导致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讲。没有充分的导入,学生可能不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从而难以产生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力。 另外,如果教师在导入阶段没有为新知识做好铺垫,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从而对教学内容失掉兴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是缺乏导入的课堂可能会显得沉闷,缺乏活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不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 有些教师抛出问题后,总是没有耐心等待学生独立思考,破解难题。他们担心留给学生太多时间,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孰不知相此于影响教学进度,下面的后果才更严重:学生思考时间不足,可能会阻碍创新思维,让他们面对问题难以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可能会感到被动和缺乏参与感,从而降低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欢迎大家点我头像,进入主页观看完整版。
总有一些教师,无论如何努力教学成绩总是垫底,这确实让人窝火。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
教吖生态
2024-10-10 08:21:34
0
阅读:825
生活一条虫
学生本来就有差距,你教一个差班,学生本身就懒得学习,还想超过特优班?做梦呢
欢乐谷
我们这里都是分班的,普通班的成绩与优选班的平均分能差到四五十分,同一个老师教哦!
疯月无边
提高全班成绩课堂外作用大于课堂内。
阿云
成绩与上课关系不大,与抓落实关系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