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朱德极力挽留李圆通道长留在北京做道教协会的负责人,李圆通则摆了摆手表示,自己年事已高,也不擅长这些事。 1957年,新中国刚站稳脚,北京城热闹得跟炸油条似的,朱德老总可热情了,非得拽着李圆通道长,让他在北京当头儿,管道教协会。可李道长呢,就跟逗乐似的,手一挥:“我这把老骨头,哪是那块料啊,还是留给年轻人折腾吧。” 那时候的北京,就像刚出锅的馒头,热气腾腾,人人心里都揣着个“中国梦”,盼着国家能跟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一样,噌噌往上涨。就像《骆驼祥子》里说的,人活一辈子,跟草木一季似的,各有各的奔头。这变革的年代,大伙儿都跟赶集似的,找自己的摊位呢。李圆通道长这出,简直就是那年代里的一出好戏,让人乐呵乐呵,还琢磨着点儿道理。李圆通,这名儿听着跟隔壁老王似的,可人家背后的故事比电视剧还精彩。1942年那会儿,小日本儿一闹腾,连山上的道观都不放过,李圆通亲眼瞅着师兄弟们成了“火人”,那心疼劲儿,跟丢了几百万似的。他琢磨着:“国家不强,咱连道观都保不住。”一咬牙,转身就成了抗日英雄,守土有责嘛! 转眼到了1957年春天,天气好得跟假的一样,北京城里那会议室里,全国道教协会开张大吉。朱德元帅也来凑热闹,一眼瞅见李圆通道长,那手就跟黏上了似的,使劲儿摇:“李道长,当年您给八路军的助力,咱们可都记着呢,没您那两下子,咱哪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李圆通道长笑得跟弥勒佛似的,脑袋一点,眼里头那股子淡定劲儿,跟老茶似的越泡越有味儿。“朱大爷,您瞅瞅,这不都是咱分内的事儿嘛。那会儿看着乡亲们和兄弟们受苦,我这心里头跟猫爪子挠似的,也就搭把手,出点力气。” 朱德元帅心里明镜似的,知道李圆通道长给八路军那可不是一般的帮忙,钱粮上不含糊,精神上更是跟打了鸡血似的。特别是狼牙山那五个硬汉的故事,李道长那是大功臣一枚,俩兄弟能活蹦乱跳回来,继续跟鬼子干仗,全靠他妙手回春。这份情,朱德元帅那是记在心里,刻在碑上,风吹雨打都不带忘的。 会议一散场,朱德元帅就拉着李圆通道长的手,热情洋溢地说:“李道长啊,您这身板儿和名头,在道教界那就是定海神针。咱们道教要想红火,没您掌舵可不成。您就委屈一下,留在北京,给咱道教协会当个头儿,带着大伙儿一块儿奔小康吧!”李圆通道长笑着摆手,一脸苦笑:“朱老总,您这夸奖我可受不起。我这都八十有五了,身子骨早就不如以前,再说,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哪会搞这些行政的事儿啊,还是让那些年轻人来折腾吧。我啊,还是更喜欢四处溜达,看看咱们国家的大好风光,享受享受闲云野鹤的日子。” 朱德元帅听了,心里虽然有点小失落,但也明白李道长的心思。毕竟,人各有志嘛。“那好,既然您这么想,我们就尊重您的选择。不过啊,李道长,要是以后有啥事儿,您可别跟我们客气,尽管开口,我们一定给您办得妥妥的。”结果如下: 最终,李圆通道长给朱德元帅摆了个“免谈”的手势,说要回山西继续他的“流浪地球”之旅。他回到了老根据地恒山,继续他的“修仙”大业,还兼职当起了“神医”,把好多人的病都给“搞定”了。这下子,他的名气跟火箭似的噌噌往上涨,一大波人跟追星似的追着他跑,就想让他帮忙。 到了1963年,李圆通道长在一个叫终南山的地方,找了个安静的小角落,悄悄地“下线”了,享年八十五岁。这消息一出,好几万人跟商量好似的,全跑来给他送行,哭得那叫一个稀里哗啦。庙里头外头,全都是哭声一片。大伙儿都念叨着:“李道长虽然走了,但他那满满当当的精神食粮,咱们得一直传下去。”李圆通道长这辈子,简直就是“活雷锋”附体。抗战那会儿,他为国家拼了老命,立下汗马功劳。和平年代呢,他也不闲着,拿着医术和智慧当“法宝”,四处给老百姓送温暖。这家伙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理儿:心里有火,到哪都能点灯,照亮自个儿也照亮别人。 现在啊,咱们都得学学李圆通道长这股子劲儿。上班下班,大事小事,能伸手帮一把就帮,正能量得满格才行。为啥?因为咱们的社会啊,就得靠这些点点滴滴的善意,才能变得跟糖葫芦似的,一串儿接一串儿,甜到心里头去。 古人说得好:“最高级的善,就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还不争不抢。”咱们就以李圆通道长为镜子,照照自己,看看够不够有爱,够不够有担当。然后,一起努力,给这社会添点料,让它更加温馨、更加美好。咱们都是社会这艘大船上的水手,得齐心协力,才能把船划得更稳、更远!
1957年,朱德极力挽留李圆通道长留在北京做道教协会的负责人,李圆通则摆了摆手表
野玫瑰幻想历史
2024-10-13 11:11:52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