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陆续收到不少出版社送来的书,其中有三本都是讲宋朝历史的,于是我就放一起看了,当看完之后,回味久久,三本书着实是超出预期的,一定得好好写个书评,推荐推荐。 十年前做财经编辑时,就编辑过一篇写宋朝历史的文章。我的记忆很清晰,当时是用了“最小”和“最富”两个词来形容的宋朝政府。现在看来,还是非常狭隘的形容。 先说张明扬老师的这本《崖山》,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语言轻快,朗朗上口,非常好读,我很快就读完了这本。用轻快的语言写历史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曾经我也读过类似文风的历史书,但那只能称为历史小说,一看就知道是业余写手写出来的。但这本书细节考究都非常详实,是带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明朗、轻快。另一大特点是写宋朝,但不以宋朝为唯一的主角,因为南宋的灭亡在很大程度上是忽必烈造成的,所以本书是双男主结构,类似于“双城记”的设定。在同一时间轴下,元朝那边重点讲述了忽必烈的汉化历程,及如何当上了蒙古大汗。这其中的偶然性我在秦始皇和汉武帝身上都看到过。宋朝这边重点讲的是南宋,是从忽必烈的最初对手南宋丞相贾似道开始讲起的,顺带围绕贾似道讲了南宋皇帝。 既然本书叫《崖山》,当然高潮部分讲的就是导致南宋覆灭的崖山海战。崖山其实离深圳就一百多公里,目前建了风景区,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第二本书《大宋繁华 造极之世的表与里》所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造极之世来源于民国国学大师陈寅恪的说辞。本书重点突出的主题乃是朱熹所总结出的一句历史教训:古者刻剥之法本朝皆备,所以有靖康之乱。 宋朝是个国富民穷的朝代,不多看些历史你都无法想象那个年代的老百姓的生活有多悲惨。从而引发了现代人的思考:我们总以为在古代尤其是在秦制时代,我们总认为需要掌权者多做些什么,才能使老百姓过得更好。其实恰恰相反,正是这些掌权派少做些什么,老百姓就能过得更幸福。更深层的思考是,到底是这个偌大的国家需要一个皇帝,还是皇帝更需要一个国家来供养。答案显然是后者。 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财政方面,将老百姓的税收体系都阐述详尽了,以致消除了我们的一些误解。比如一张清明上河图就尽力表彰了宋朝的繁华。但宋朝真的繁华么?其实不然,是宋朝愈来愈狠的税收货币化,才导致了老百姓必须得易货囤钱来交税。特权派当然是不交税的,于是老百姓只能依附于豪强,而纷纷放弃自己的土地。沉重的税收——两税制的发明,资产税和人头税,直接导致了农民不敢拥有土地,生了孩子普遍溺死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酒、茶、盐统统都有高额的税收,而且所有的税收永远逃不离人性的贪婪。比如义仓,本就是朝廷为将赈灾任务转移给民众而让百姓义务捐谷而建立的,但民众没有主导权、监督权,什么权都没有,发展到最后,反而义仓成为了必须强制民众缴纳的一种新的税收。 我一直以为王安石变法误国,看了书才知道,正是因为国家体系难以维系了,老百姓的生活已经足够惨淡了,于是才需要变法。结果就是,只要皇权和特权相互勾连,不能加以改变的话,其实任何变法都不可能凑效。因此,老百姓努力拼穷,因为国家将老百姓分为了三六九等,相对较富的那一部分人要带头交税,完成类似于唐朝的租庸调制,即人也要借给国家,免费完成各项任务,如催收债、转运货物,如造成了损失得自己赔。结果就是民众越来愈穷,最终实现了共同贫穷。 但掌权者不反思呀,结果是老百姓穷得只能穿纸糊的衣服(惊人吧),朝廷又发行了最早的纸币——交子(现在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了吧,上学时学习到这里的时候还引以为骄傲呢),朝廷收税只收铜币,采购只愿用纸币,结果就是铜钱都到了朝廷手中,交子贬值,老百姓的生活更难了。但,朝廷还要收房屋税,租房业务也被权贵们垄断了,以致房子平均寿命只有短暂的七年你能想象吗? 宋朝是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宋太祖最初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制度,将大权独揽的丞相权利一分为三——行政、军事、财政分别交付给了不同的人。而且宋朝重用士大夫,对于兵权也是将决策权交给了文官,最后执行的是武官。权利太分散,固然有利于政权稳定,但也导致了管理机构臃肿,执行效率低下。 从书中亦得知,宋高宗为什么杀岳飞,都以为是为了向金人妥协,实则是宋朝自宋太祖起,就重文轻武,时刻提防着武将独揽军权,做不到“尊朝廷”,所以在宋朝皇帝眼中,再大的国家之争,都没有“家事”重要。 最后一本《插图 大宋史》是从《细说宋朝》改版而来的。这本书讲的确实是很细,简直是扒开了历史的细缝,让我们肆意观看、领悟的。这本书从耶律阿保机建立大辽开始讲起的。中间任何时间段,如有需要就会穿插辽、金、西夏和元朝的部分。从细节中,一些历史悬疑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这本书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书中有一百多张精美的插图,每个皇帝似乎都有自己的专属“写真”,还有各历史战场、历史画作,对于各民族人物的描绘也是栩栩如真,非常值得玩味儿。总之,本书94个切入点,力求还原一个更真实的宋朝剖给你看。
最近陆续收到不少出版社送来的书,其中有三本都是讲宋朝历史的,于是我就放一起看了,
乐进的商业
2024-10-27 22:01:4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