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警方提醒:小心“FaceTime”诈骗,保护个人信息 近日,杭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发出了一则重要的提醒,建议市民关闭iPhone手机的FaceTime功能,以防止频发的诈骗案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通讯工具也层出不穷,而一些不法分子则利用这些工具进行诈骗活动,给不少市民带来了巨额的财产损失。此次警方的提醒,正是希望通过提高市民的警惕性,来有效预防和减少此类诈骗案件的发生。 一、FaceTime诈骗频发,市民需提高警惕 据警方的调查和统计,近期确实出现了一些利用FaceTime进行诈骗的案件,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冒充公检法等手段,声称受害者涉嫌电信网络诈骗,并利用FaceTime的屏幕共享功能,获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其中,杭州市的一名市民林先生就遭遇了这样的诈骗,他接到了一通来自陌生号码的FaceTime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部门的工作人员,声称林先生涉及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并要求他配合调查,随后又利用屏幕共享的方式,获取了林先生的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最终导致林先生的账户被盗刷,损失超过30万元。 除了林先生之外,南昌市的卢女士也遭遇了类似的诈骗,她接到了一通来自陌生号码的FaceTime电话,对方自称是公职人员,并要求卢女士提供个人信息,卢女士一时大意,导致个人信息被盗取,给她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二、警方提醒:关闭FaceTime,谨慎使用屏幕共享 针对频发的FaceTime诈骗案件,杭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也发布了相关的提醒,他们表示,市民在使用FaceTime等视频通话应用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随意提供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信息,更不要与陌生人进行屏幕共享操作,一旦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拨打110报警求助。 此外,警方还建议市民可以选择关闭iPhone手机的FaceTime功能,或者将其设置为仅限于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陌生人通过FaceTime进行诈骗的机会。 三、如何识别和防范FaceTime诈骗 面对日益猖獗的FaceTime诈骗,市民也需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以下是一些识别和防范FaceTime诈骗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人**:无论是通过什么方式,陌生人主动联系你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话,更不要随意提供个人信息和财务信息。 2. **核实身份,选择官方渠道**:如果对方自称是某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选择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比如拨打该部门的官方电话,确认对方的身份。 3. **谨慎使用屏幕共享**:在进行视频通话时,一定要谨慎使用屏幕共享功能,不要随意将自己的屏幕共享给陌生人,更不要随意提供个人信息。 4. **定期检查个人信息安全**:市民可以定期检查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比如查看自己的银行账户是否有异常交易,及时修改重要账户的密码。 5. **参与反诈宣传活动**:市民也可以积极参与一些反诈宣传活动,通过学习相关的反诈知识,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帮助身边的人识别和防范诈骗。 四、如何加强对视频通话应用的监管 除了市民自身需要提高警惕之外,当局也应当加强对视频通话应用的监管,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措施: 1. **加强对应用的审核和监管**: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视频通话应用的审核和监管,确保其在用户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方面有足够的保障措施。 2. **增加身份验证机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为视频通话应用增加身份验证机制,比如通过人脸识别或指纹识别,确保用户的身份信息真实有效。 3. **加强反诈教育宣传**: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进行反诈教育宣传,提高用户对网络诈骗的警惕性,让他们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法,掌握防范技巧。 4. **建立高效的举报机制**:可以建立高效的举报机制,让市民在遭遇诈骗时能够迅速得到帮助和支持,可以通过热线电话或手机应用进行举报,相关部门及时受理和处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通讯工具也越来越普及,而一些不法分子则利用这些工具进行诈骗活动,给不少市民带来了巨额的财产损失。面对日益猖獗的诈骗活动,市民需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警方和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诈骗活动的打击力度,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诈骗案件的发生,保护好市民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注:创作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杭州警方提醒:小心“FaceTime”诈骗,保护个人信息 近日,杭州市公安局反
欣欣生活
2024-10-29 11:26:4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