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等功臣张长海,潜伏3天3夜,不吃不喝,大小便随身排出。405战斗中,张长海全身10多处负伤,仍率全班战士力拔8号敌洞,冲上主峰,退伍后因身上病痛,不得已卖掉房子、花光积蓄治病,仍不见效,妻子无奈之下只得托出他的“老底”。 在热闹的人群中,你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一个黑瘦的中年男子,身形不高,举止谦和。可谁能想到,张长海,这位看似普通的男人,却曾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一等功臣。 几天几夜的潜伏、不吃不喝的煎熬、重伤的折磨,他都一一挺了过来,成了让人敬佩的英雄。然而,走下战场的他,却没有安享荣誉和福利,而是默默承受着病痛和生活的重压,甚至卖掉房产,艰难度日。 他的故事从未被广泛提起,直到最近因病情恶化,不得已向政府寻求帮助,这位英雄的隐秘故事才逐渐被世人所知。 张长海出生在江苏宝应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境普通却充满对军人的崇敬。他常听老人们讲起军人保家卫国的故事,心中也种下了成为英雄的种子。 小时候的他,没事就跑到村头,看着经过的军车,心中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这些保家卫国的战士。1983年,19岁的张长海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如愿成为济南军区的一名战士。 在部队里,张长海刻苦训练,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他渴望战斗,不是为了荣誉,而是单纯的使命感。他要保护自己的家人,保护自己的祖国。 两年后,由于表现优异,张长海被任命为侦察班的班长,这份责任也预示着他将担起更加艰巨的任务。 1985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火燃至边境,张长海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准备前往战场执行侦查任务。张长海负责带领侦察班深入敌后,摸清敌人的火力点和兵力部署。 这不是普通的任务,他们要潜伏在敌军眼皮底下,几乎不能动弹。三天三夜的时间里,他们在潮湿的草地里匍匐前行,忍受蚊虫叮咬、饥饿和寒冷,每一个小动作都要无比谨慎,稍有不慎便可能暴露位置,失去生命。 在这次任务中,张长海和战友们几乎贴近敌营,距离不足十米。为了不暴露,他们甚至不能进食、喝水,大小便也在原地解决。 这种考验不仅是对体力的极限挑战,更是对心理和意志力的巨大折磨。几天几夜过去,他们终于获得了重要的敌情信息,为部队提供了有效的情报。 当战斗打响后,张长海带领全班向405高地进攻,敌方火力密集,子弹像雨点般落下,张长海却毫不退缩。他意识到如果自己能吸引敌人注意,就能为队友创造突围的机会。 于是,他毅然选择故意暴露自己,引得敌人集火向他射击。他在密集的弹雨中冲锋,身边的炮弹不时爆炸,炸开的弹片扎进他的胸口、腿部、眼睛,带来剧烈的疼痛,但他依然顽强地坚持下去。 最终,张长海带领战士们攻下敌人的8号洞,夺取主峰,战斗胜利。由于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他被授予一等功。 然而,这场战斗留下了惨重的代价——他的身体从此伤痕累累,双腿上布满弹孔,胸口残留弹片,头部震荡,视力也因此受损。 退役后,张长海并未以英雄自居,也不曾向政府提出任何特别要求。相比那些留在战场上的战友,他认为自己能够活着回来已是幸运。他开始了普通工人的生活,靠搬砖、垒墙养家糊口。 即便身上的病痛常常折磨着他,他也从不轻易诉苦。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战争留下的伤病变本加厉,疼痛一次次袭来,他只能一遍遍默默忍受。 多年看病求医,花光了家中积蓄,最终连房子都卖了,换来的治疗却只是些暂时的缓解。每次去医院,医生看着他身上满是疤痕的双腿、胸口和眼睛,都会忍不住问他是否曾立下过战功,而他只是点点头,不多解释。 在旁人眼里,他就是个勤劳低调的普通人,没有人知道他曾经的战斗经历。 2018年,张长海的身体情况越来越糟糕,甚至一度出现失忆。对他一直悉心照顾的妻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尽管丈夫一再坚持不向政府寻求帮助,妻子却无法再看着他独自承受这些痛苦。最终,她鼓起勇气向当地政府反映了张长海的情况,希望他能得到一些援助。 政府部门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伸出援手,不仅帮助张长海减轻病痛,还协助他解决了生活上的一些困难。张长海从不曾想过麻烦国家,但这份帮助让他倍感温暖,也让他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 如今,张长海依然在顽强地与病痛斗争。他的故事不再是那些遥远的英雄传奇,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命篇章。 英雄从不言战功,但无数平凡的日子里,他依然在坚持着自己的“战斗”,在家庭和生活的重压下不曾倒下。张长海的经历是对每一个热爱和平的人最真实的启示:那些曾为我们负重前行的英雄,值得被记住,也值得被关怀。 来自信源:泪目!扬州“一等功”老兵隐藏军功24年.--2020-08-01 09:19·扬州晚报
对越自卫反击战一等功臣张长海,潜伏3天3夜,不吃不喝,大小便随身排出。405战斗
炎黄小刺史
2024-11-11 18:57:15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