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不难消,一个方子化痰化瘀,软坚散结 “肺积者,息贲也,喘息奔溢,是为肺积。”《难经・五十六难》中的这一描述,与现代医学中的肺结节在某些症状表现上有着微妙的联系。肺结节作为肺部的异常病变,在中医看来,其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 中医认为,正气乃人体抵御外邪的坚实堡垒。当正气不足时,外邪便如趁虚而入的贼寇,侵袭人体。肺气首当其冲,失于宣畅,津液仿若失去疏导的水流,凝聚成痰。与此同时,气血运行的河道受阻,血行不畅,瘀血内生。痰与瘀相互勾结,久而久之,便在肺部这一娇嫩之脏盘踞结聚,形成结节。 情志因素在肺结节的发病过程中亦扮演着关键角色。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被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所困扰。长期处于这种情志不畅的状态下,肝脏的疏泄功能犹如被束缚的飞鸟,无法正常施展。肝气郁结,进而逆犯肺气,使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如此一来,气血津液的运行秩序被打乱,犹如交通堵塞的城市,为结节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曾有一位患者,李某,男,45 岁。在一次单位体检中发现肺部有一结节,大小约 0.8cm×0.6cm。患者自述平时偶感胸闷,咳嗽咳痰不明显,因对结节性质担忧,遂前来寻求中医治疗。观其面色晦暗,舌紫暗,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痰瘀互结型肺结节。 于是开方: 浙贝母、生牡蛎 、夏枯草、丹参、赤芍、桃仁 、红花、桔梗、甘草 方中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担当君药之重任。生牡蛎、夏枯草软坚散结,辅佐君药,共同发力,以图消散结节,共为臣药。丹参、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全力改善局部气血瘀滞的困境;桔梗宣肺化痰,引药上行,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共奏化痰逐瘀、软坚散结之宏伟功效。 患者经过两个月的调理,肺部结节缩小至 0.4cm×0.3cm。继续巩固治疗 2 个月后,结节基本消失。 肺结节虽为肺部的潜在隐患,但在中医的视野里,通过精准的辩证论治,化痰化瘀、软坚散结,并非难以攻克。 肺结节[超话]中医结节健康科普
肺结节不难消,一个方子化痰化瘀,软坚散结 “肺积者,息贲也,喘息奔溢,是为肺积
陈玉龙谈养护
2024-12-11 15:22:26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