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读了哈勒普第一审的报告,我就说她的辩护律师当时一直在强调她服用的补剂中的被污染的原料成分来自中国,这是利用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偏见增加自己说辞的信服力,来影响法官决策的小技巧。所以哈勒普近期又在采访中提及这个原料成分来自中国并不让人意外。
哈勒普是很多人喜欢的球员,喜欢她的比赛风格,她对于大满贯的不懈追求。所谓爱屋及乌,很多人都在禁药事件里倾向于支持她。但其实任何一个人,只要你足够了解她,其实总能发现她不合你心意的缺点。
所以,去“粉”一件事远比“粉”一个人更不容易割裂。
如果我欣赏的是只哈勒普的网球风格,就不会因为她的禁药事件,她对中国的微妙的态度而割裂。但如果非要爱屋及乌地“喜欢”这个人,就要为之后的这些事强行自恰。
其实成长也是一个对偶像“祛魅”的过程,你看得清并汲取这些网球运动员身上哪些是鼓舞你的东西,哪些是你并不认同的行为或者价值观。接受这些喜欢的不喜欢的杂糅成了一个复杂的人,就没有了什么黑了、粉了、人设、塌房这些概念和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