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一个12岁的小红军被马家军用枪口对准额头。谁料,小红军提了一个临终要

凯凯说过 2025-01-16 17:25:08

1936年,一个12岁的小红军被马家军用枪口对准额头。谁料,小红军提了一个临终要求,马家军居然放了他,还给他留下一些钱。   这个小红军名叫张金龙,一年前在日军的扫荡中,失去了父母。他被藏在家门口的草垛子里,侥幸逃过一劫。   透过缝隙,他目睹了父亲被一刀砍下脑袋,母亲被欺负致死,仇恨在他心里生了根,誓要为父母报仇:“我要当红军,杀光那些欺负我们的人!”   当红军队伍路过村子时,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红军儿童团,他要从现在开始学习军事素养,到了年纪就上前线打鬼子。   在加入儿童团后,张金龙不仅尽心尽责地完成放哨、侦察及后勤任务。还跟着战士们一起做着超越年龄的日常训练,从不叫苦叫累。   战士们都夸赞他:“金龙这小子真不错,是个当兵的好料子。”   张金龙所在的这支队伍是红三军团陕甘支队,当时正是长征途中,在腊子口遭遇了马家军和国民党军的联合围剿。   在混乱的突围战中,他腿部中弹,滚下山坡,昏了过去。   醒来时,发现部队已经撤离,身边满是战友的尸体。他害怕极了,眼泪止不住的掉。但又不敢放声大哭,怕引来敌人。   哭过一阵后,张金龙拖着受伤的腿,一瘸一拐地上路,他想尽快找到大部队。   就在他艰难前进时,一个猎户大叔发现了他。原来是附近的村民,战斗一结束,就迫不及待来救助幸存的红军战士,毕竟大家都知道红军的好。   猎户大叔将他背回家中,为他取出腿上的子弹,包扎好伤口。猎户大婶还将家里的白面肉干做给他吃,当做自家孩子一样。   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张金龙的伤口逐渐愈合。了解到他的身世后,猎户大婶心疼他,让他留下来做他们的孩子,正好两口子也没有孩子。   “孩子啊,你为什么非要当红军呢,红军多危险,朝不保夕的。留下来吧,我们养你,做你的爹娘。”猎户大叔说道。   张金龙在部队这一年多,接受了很多革命思想的洗礼,心境已经从起初的为父母报仇,升华到了解救广大穷苦百姓、驱逐外敌、建立人民政权的崇高理想。   于是他回到:“大叔,总要有人站出来,去做这些事情的!为了能让穷苦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了能将那些侵略我们的敌人赶走,我必须去做!”   就在张金龙计划着去找部队时,马家军一个头头马大胡子率领一队手下闯进了村子。他们挨家挨户搜查有没有窝藏的红军,终于在猎户家发现了张金龙的帽子。   张金龙被推搡到院子里,被这队凶神恶煞的人围在中间,冰冷的枪口已经对准了他的额头。   “小子,你是红军?”马大胡子瞪着一双铜铃大的眼睛,恶狠狠地问道。   张金龙挺直了胸膛,毫不畏惧地回答道:“没错,我是红军!”但其实,他的内心还是充满了恐惧,但更多的是对抗战事业的坚定信念。   马大胡子冷笑一声,手指缓缓扣动了扳机:“那就别想活着离开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金龙突然大声喊道:“慢着!杀我可以,但不要用子弹,留着这颗子弹去打小鬼子,用刀砍我!”   这句话仿佛一道重锤,砸在在场所有人的心里。马大胡子也愣了一下,手指停在半空,迟迟没有扣下扳机。   马家军们面面相觑,陷入了沉默。马大胡子也愣住了,几秒钟后,他竟意外地摆了摆手:“算了,这小子有种,放他走!”   他们不仅放走了张金龙,给他留下了几枚银元,其中一个小喽啰还悄悄向他透露了红军的动向。   张金龙利用这一瞬间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打动了敌人,成功脱险。   伤好后,张金龙辞别了猎户夫妇,迫不及待地追赶大部队,再次投身到抗战中。   在那个年代,有无数个像张金龙一样的孩子,为了保家卫国,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   正是这些革命先辈的英勇牺牲和无私奉献,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繁荣,向先辈们致敬。   请珍惜当下,再难也难不过抗战年代,咬咬牙总会挺过去的。

0 阅读:34
凯凯说过

凯凯说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