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4日,白崇禧乘坐军舰来到海南海口。李品仙、夏威、黄旭初及广东省主

麒阁史观 2025-01-16 19:35:36

1949年12月4日,白崇禧乘坐军舰来到海南海口。李品仙、夏威、黄旭初及广东省主席薛岳前来迎接下舰的白崇禧。薛岳和白崇禧不和,但当年北伐时他曾在白崇禧指挥的东路军当过师长,旧日上司前来,薛岳于情于理都得来敷衍一下。 除此之外,薛岳也是来打探虚实的,因为粤系的余汉谋、薛岳、陈济棠此时都把海南当成不容他人染指的地盘。薛岳到码头后,得知白崇禧这次是孤身乘军舰来的,并未带来桂系的部队,不由得松了口气。 白崇禧下了军舰走上码头后,强颜欢笑地和薛岳、李品仙、夏威、黄旭初等人握手后,以身体疲劳为由,直接去为他安排的住所休息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品仙、夏威、黄旭初去见白崇禧。见都是桂系的人,白崇禧如实讲述了军情:“共军分两路向钦县追击,一路由灵山、合浦向西,一路由南宁向南,由南宁撤退的华中总部军眷及直属部队多己被俘。张淦兵团、鲁道源兵团和刘嘉树兵团都被打散了。黄杰兵团和徐启明兵团残部已退入越南。” 夏威哀叹说:“健公,当年我们在武汉全军覆没,尚有东山再起之日,如今失败,连个窝也找不到啦!” 白崇禧说,“我们并未完全失败,还有两个兵团。请旭初兄想方设法前往越南,与法方洽商黄杰兵团和徐启明兵团维持现状问题。” 黄旭初说:“好的,我准备近日飞香港,向香港办事处代办罗嘉凯申请去越签证。”黄旭初说得很是恳切,但是内心却明白,几十万华中部队都垮了,黄杰、徐启明那点残兵败将还起什么作用呢?况且,法国人尚自顾不暇,哪还能容忍国军的残兵败将在越南留驻呢。 得知白崇禧到海口后,蒋介石派陆军副总司令罗奇前来和白崇禧接洽,之所以派罗奇来,一则罗奇是蒋介石的亲信,二则罗奇是广西人。 见到白崇禧后,罗奇抛出一个极具诱惑性的“大礼”,他说:总裁命我来拜见健公,临行前总裁特地说:‘请转告健生兄,我请他到台湾来组阁,由他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军事指挥权我全部交给他。’健公,这是蒋总裁的原话,行前他要我向他两次复述了这些话,我可一个字也没有说走样呀!” 见白崇禧将信将疑,罗奇从皮包中取出一张单据来,交给白崇禧,说:“健公,这是总裁命我携带来的四百万银元和五百块金砖,给华中部队发放军饷。” 这可是一大笔钱,由不得白崇禧不相信蒋介石的诚意。罗奇趁热打铁地说:“我在台湾出发的当日,已闻知云南省主席卢汉投共,在云南的李弥兵团势必要向缅甸和越南撤退,总裁嘱我请健公速去台,以便组织大型运输机入越接运李弥和黄杰、徐启明兵团。”白崇禧并未应允,但也没有明确拒绝,只是说他考虑一下。 就在白崇禧对去不去台湾犹豫不决时,几天后,李宗仁的智囊程思远由香港飞抵海口,秘密会见白崇禧,程思远从贴身的衣服里取出一封信给白崇禧,说: “这是德公临飞美前留下的一封信,嘱我到海口面呈健公。” 李宗仁致白崇禧的信,除去称谓和署名,只有寥寥一语:“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去,唯独不可以去台湾!” 程思远问白崇禧:“健公到底准备怎样打算呢?” 白崇禧说:“老蒋派罗奇带信来,请我去台湾组阁,并给华中部队送来了军饷。何去何从,还得看看再说。” 程思远大吃一惊,劝阻说:“健公,依我之见,去台湾必须慎重考虑。而今你手上的本钱已所剩无几,老蒋还要你出来组阁吗?如果他果有此心,为什么在三个月前一再反对你出来当国防部长呢?为什么在11月初你提出的蒋、李妥协方案他不接受?老蒋要健公赴台,这里边恐怕大有文章呀,德公的话,未雨绸缪,望健公三思而后行之!” 白崇禧沉吟不语, 程思远不由得叹了口气,只得告辞离开。接下来几天,蒋介石连连来了几封电报,催白崇禧赴台组阁,电文亲切,充满感人之意。罗奇又整天前来游说纠缠,粤系的陈济棠、薛岳、余汉谋等人,得知蒋介石要白崇禧有可能赴台组阁,对他的态度也大大改变了。 一天夜里,李品仙单独来见白崇禧,悄声说:“健公,你对去台湾拿定主意了吗?” 见白崇禧低头不语,李品仙说:“我看,老蒋派罗奇来催健公赴台,是想委以重任。但是我们和他斗了这么多年,不知他此举是否出于至诚,健公切不可贸然飞台,不如让我先去走一趟,把老蒋的底摸一摸,如果他真心诚意要重用健公的话,就去,否则,我们再投别处也不迟。” 李品仙这话,正中白崇禧的下怀。李品仙到台湾见蒋介石后,不久便发来电报,告诉白崇禧说蒋介 石请他组阁是千真万确,白崇禧放心了,决定前往台湾。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李品仙出卖了他。 1949年12月30日,白崇禧由海口直飞台北。到台后,蒋介石给白崇禧的并不是组阁出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的待遇,只给了国策顾问等虚职,“小诸葛”,从此湮没无闻。

0 阅读:64
麒阁史观

麒阁史观

史明如镜,照亮现实,亦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