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icon2025年2月10日发布会核心内容:
1. "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发布
- 全系覆盖:从高端车型(仰望icon、腾势icon)到10万级车型(海鸥、海豚)全面搭载,其中10万元以上车型标配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10万以下车型提供选装,海鸥智驾版售价低至6.98万元13。
- 技术突破:
- 采用自研BEV+Transformer算法架构,支持无高精地图的城区道路导航;
- 硬件方案包括三目摄像头(部分车型)+4D毫米波雷达,实现纯视觉与多传感器icon融合23;
- 首创"插混动力域控七合一",集成动力、智驾、热管理等模块,降低线束复杂度26。
- 量产节奏:发布会后立即交付,秦L DM-i、海豹06等新车型首批搭载6。
2. 智能化生态布局
- 推出"车云一体"数据平台,与华为云合作构建全球最大新能源车数据闭环系统,日处理数据量达1.2PB25;
- 开放智能驾驶平台接口,允许第三方开发者接入车载系统(类似汽车界"安卓生态")2。
3. 成本革命性突破
- 将高阶智驾硬件成本压缩至3000元以内,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60%3;
- 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技术创新(如域控集成、国产替代芯片),实现智驾车型溢价icon仅1万元左右13。
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1. 技术标准icon重构
- 比亚迪的"三目摄像头+低成本毫米波雷达"方案可能成为10-20万级车型智驾配置新标准,倒逼特斯拉icon、小鹏等调整硬件方案23;
- 电子电气架构集成化趋势加速,域控制器icon市场规模未来3年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达58%26。
2. 市场格局重塑
- 燃油车替代加速:结合第五代DM技术(续航2100km+亏电油耗2.9L),10万级车型形成"智驾+超低使用成本"双杀优势46;
- 新势力承压:智驾下探至6万元区间,对蔚来iconET5(32.8万)、小鹏P5icon(18万)等形成降维打击,可能引发价格战3。
3. 产业链价值转移
- 硬件成本占比从25%降至18%,软件算法价值占比提升至40%(原28%)2;
- 催生新商业模式:车端数据变现(如驾驶行为分析)、OTA付费升级(如解锁更高阶智驾功能)等服务生态崛起25。
投资机会与核心逻辑:
一、确定性赛道(技术渗透率快速提升)
1. 车载计算芯片
- 逻辑:智驾算力需求从10TOPS向1000TOPS跃升,地平线征程6系列(比亚迪主力供应商)单车型搭载量达4颗2;
- 关注环节:国产车规级AI芯片(地平线、黑芝麻)、算力平台集成商(德赛西威icon)。
2. 光学组件
- 逻辑:三目摄像头方案使单车摄像头数量从8个增至12个,200万像素升级至800万,联创电子(比亚迪镜头供应商)单月出货量已超200万颗13;
- 关注环节:车载镜头(联创电子)、激光雷达光学元件(永新光学icon)。
二、弹性赛道(技术突破驱动)
1. 4D毫米波雷达
- 逻辑:比亚迪方案采用4D雷达替代部分激光雷达,成本降低70%,森思泰克(国产雷达龙头)已进入比亚迪供应链2;
- 关注环节:雷达整机(森思泰克)、高频PCB(沪电股份icon)。
2. 数据服务与算法
- 逻辑:比亚迪数据平台日增10TB智驾数据,算法迭代速度领先行业3-6个月,华为云(数据存储合作方)受益明显25;
- 关注环节:云计算服务(华为云合作伙伴)、高精度地图(四维图新icon)。
三、长周期机会(产业生态重构)
1. 充换电基础设施
- 逻辑:智驾普及+超长续航催生"无人值守充电站"需求,预计2025年充电桩数量需增长120%36;
- 关注环节:超充设备(盛弘股份icon)、V2G技术(特锐德icon)。
2. 车路协同
- 逻辑:比亚迪计划接入20个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路侧单元(RSU)需求爆发,万集科技icon(V2X设备商)已开展试点2。
风险提示:
- 技术迭代风险:纯视觉方案与多传感器路线尚未定论,若激光雷达成本快速下降可能引发方案切换;
- 政策不确定性:L3级智驾法规落地进度可能影响功能释放节奏;
- 竞争加剧:特斯拉FSD入华或引发价格战
流油咸鸭蛋?
没有哨兵模式,千里眼都不开
白涂
有人敢用比亚迪的智驾?
像梦一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删
两个柚子吃吗
当年的刀片电池一个样,主打忽悠。
Layla-Zzzz
比亚迪是什么都吹成工业奇迹,就是不敢拉出来溜溜。
乐呵呵
是骡子是马,几年就见分晓
尹小晴
“汽车工业下半场”,听起来就很酷。
大风啊烈酒
比亚迪还是算了吧,拿什么跟华为比?
KOOK
二代刀片电池啥时间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