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会回到中国了,日本才是我的祖国!”这是被中国夫妇收养的日本遗孤,回到日

蜀山史道道 2025-02-14 14:09:37

“我再也不会回到中国了,日本才是我的祖国!”这是被中国夫妇收养的日本遗孤,回到日本后对养母说过的一段话,养母病重,他都拒绝回中国探望。

“娘,你看看,这是连栋寄来的新衣服,可真好看!”赵连琴兴高采烈地拿着一件崭新的毛衣,在母亲李秀荣面前比划着。李秀荣脸上堆满了笑容,眼神里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这个名叫赵连栋的“儿子”,并非李秀荣亲生,而是一个日本遗孤——野坂祥三。

时间倒回到1945年,抗战胜利的喜悦尚未完全驱散战争的阴霾。在哈尔滨的街头,做完买卖的赵凤祥,被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吸引。

他循声望去,只见两个日本人正抱着一个骨瘦如柴的孩子,神色慌张。

那两人看到赵凤祥,仿佛看到了救星,用蹩脚的中文和手势,请求他收留这个孩子。赵凤祥犹豫了,他忘不了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但看着眼前这个可怜的孩子,他又不忍心袖手旁观。

就在他犹豫之际,那两个日本人突然将孩子塞到他怀里,然后转身逃离。赵凤祥愣住了,等他反应过来,那两人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

就这样,一个名叫野坂祥三的日本遗孤,走进了赵凤祥和李秀荣的生活。

李秀荣起初也有些抵触,毕竟她的家乡东北,曾饱受日军的铁蹄践踏。但看着孩子可怜巴巴的样子,她还是心软了。她给孩子洗了个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并给他取了一个中国名字——赵连栋。

赵凤祥和李秀荣夫妇,将赵连栋视如己出,含辛茹苦地抚养他长大。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们省吃俭用,也要供赵连栋读书。

然而,赵连栋的身世,却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麻烦。村里人对他们指指点点,骂他们是汉奸、走狗。李秀荣甚至因为此事,与邻居发生争执,导致流产,并永远失去了生育能力。

尽管如此,李秀荣和赵凤祥依然没有放弃赵连栋。他们带着他离开东北,搬到了河北老家。但李秀荣的哥哥,却因为赵连栋的身份,拒绝他们进门。

生活的艰辛,并没有磨灭李秀荣夫妇的善良。他们依然尽心尽力地照顾赵连栋,供他读书,送他参军。

1958年,17岁的赵连栋被天津动力机械厂选中,成为一名工人。他勤奋好学,很快就成为了厂里的技术骨干。

在天津,赵连栋娶妻生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也经常带着妻儿,去看望养母李秀荣。

1992年,日本政府出台了针对开拓团遗孤的政策,鼓励他们回国寻亲。赵连栋也动了回日本的心思。

李秀荣知道后,并没有阻拦。她认为,寻根问祖是人之常情。临行前,李秀荣的哥哥叮嘱赵连栋:“你要永远记得养母的恩情,一定要有良心!”赵连栋听后,连连点头。

1994年,赵连栋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了日本。

李秀荣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成了永别。

回到日本后,赵连栋仿佛变了一个人。他改回了原名野坂祥三,并与李秀荣一家断绝了联系。

当李秀荣被诊断出脑出血,瘫痪在床,时日无多时,野坂祥三不仅没有回国探望,甚至连一个电话都没有打过。

更令人气愤的是,赵连琴后来得知,野坂祥三一回国,就冒领了日本政府给予收养日本遗孤的中国家庭的补助金。

2001年,李秀荣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直到临终前,她还在念叨着“连栋”,盼望着他能回来见自己最后一面。

可是,野坂祥三最终还是没有出现。

李秀荣去世后,赵连琴整理母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张野坂祥三寄来的明信片。明信片上写着:“我再也不会回到中国了,日本才是我的祖国!”

赵连琴悲愤交加,她不明白,一个被中国养父母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为何会如此绝情?

李秀荣的故事,引发了人们的深思。她以博大的胸怀,跨越了国界和仇恨,用爱温暖了一个日本遗孤的心。然而,她的善良,却换来了无情的背叛。

或许,人性的复杂,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难以捉摸。

李秀荣的遭遇,令人唏嘘。但她的善良和付出,却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人间大爱,什么是民族精神。

而野坂祥三的选择,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另一面。他背弃了养育之恩,选择了自己的“祖国”,令人感到惋惜和不齿。

善与恶,爱与恨,感恩与背叛,在李秀荣和野坂祥三的故事中,交织成了一幅复杂而深刻的画卷。这幅画卷,不仅记录了一段历史,也拷问着我们的人性。

0 阅读:48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28

用户14xxx28

2
2025-02-14 17:44

鬼子就是鬼子

蜀山史道道

蜀山史道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