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阉(小说)四 王富贵坐在煤油灯下,面前摊开着一本崭新的《现代汉语》。这是三毛从

荷叶闲客 2025-02-17 14:33:17

抓阉(小说)四 王富贵坐在煤油灯下,面前摊开着一本崭新的《现代汉语》。这是三毛从南京寄来的,随书附的信纸上还带着淡淡的墨香。 "富贵同志: 见字如面。得知你在补习文化,我很高兴。这本教材是我特意为你挑选的,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写信问我。 三毛" 王富贵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信纸,仿佛能触摸到三毛的温度。他想起那天在村口送别时,三毛回头望他的眼神。那一刻,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 从此,王富贵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白天,他依然要处理生产队的账目,但一有空闲就捧着书本学习。晚上,他常常熬到深夜,就着微弱的煤油灯光,一字一句地啃着那些陌生的知识。 "富贵,你这是要考状元啊?"老李头打趣道。 王富贵抬起头,眼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坚定的光:"我要考大学。" 1977年冬天,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王富贵正在给三毛写信。他的手颤抖得几乎握不住笔,墨水在信纸上晕开一大片。 "三毛同志: 高考恢复了!我要参加考试!请你一定要帮我..." 信还没写完,他就冲出了办公室。他要去找公社书记请假,要去县城买复习资料,要...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富贵几乎住在了公社的图书室。他的桌上堆满了复习资料,墙上贴满了笔记。困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啃几口冷馒头。 三毛的信成了他最大的精神支柱。她不仅寄来各种复习资料,还详细解答他的问题。渐渐地,王富贵的回信越来越长,文笔也越来越流畅。 “三毛: 今天读到了徐志摩的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突然明白,人生就像这首诗,要有诗意地活着..." 1978年夏天,王富贵收到了南京某校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他站在村口的晒谷场上,望着远处的山峦,第一次觉得那座山不再是阻隔,而是通向未来的桥梁。 开学前夕,王富贵来到了南京。站在熙熙攘攘的火车站,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能闻到空气中飘散的书香。 "富贵!"熟悉的声音传来。 王富贵转身,看见三毛正向他招手。她穿着淡蓝色的连衣裙,比记忆中更加明媚动人。 "三毛同志..."王富贵突然有些紧张,手心里全是汗。 三毛笑了:"以后要改口叫同学了。我爸听说你考上了大学,特意让我来接你。他说,要请你到家里吃饭。" 王富贵跟着三毛走出车站,南京的街道两旁种满了梧桐树。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斑斑驳驳,就像他此刻的心情。 他知道,一段新的人生即将开始。而这一切,都要感谢那个在煤油灯下苦读的夜晚,感谢那些充满墨香的书信,感谢那个让他下定决心改变的人。

0 阅读:0
荷叶闲客

荷叶闲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