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9年,67岁的美国总统华盛顿奄奄一息的被两位医生死死按在手术台,他们用刀接

文山聊武器 2025-02-22 18:54:29

1799年,67岁的美国总统华盛顿奄奄一息的被两位医生死死按在手术台,他们用刀接连4次割开他的喉咙,放出几盆鲜血,而一旁的医生却还表示放的不够。 1799年12月的弗吉尼亚,寒风凛冽。白雪覆盖了整个华盛顿庄园,往日宁静祥和的庄园此时却一片忙乱。仆人们匆忙地来回奔走,马车的车轮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辙印。庄园的主人,这位为美国独立立下不朽功勋的开国元勋,正在与疾病抗争。 回望华盛顿的一生,19岁那年的天花病痛是他第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那个医疗条件极其有限的年代,天花曾夺去无数人的生命。所幸华盛顿挺了过来,这次经历不仅让他的身体更加强健,也让他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而这段经历,与他晚年遭受的放血疗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755年,年轻的华盛顿加入英军,在莫农加希拉河战役中崭露头角。面对法军的猛烈进攻,他冷静指挥,带领部队有序撤退,保全了大部分英军将士的性命。这次战役不仅让华盛顿成为军中英雄,更为他日后领导独立战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然而,随着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压迫日益加重,华盛顿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1774年,他以弗吉尼亚代表的身份参加大陆会议。第二年,当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时,华盛顿被推选为独立军总司令。从1775年到1781年,他带领军队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国军队周旋,最终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他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智慧。他效仿英国建立了完整的行政体系,创立了内阁制度,任用汉密尔顿、杰斐逊等才能出众的人才。在他的领导下,美国建立了国家银行,稳定了货币,振兴了经济,开创了工商业发展的新局面。 最令人敬佩的是,在担任两届总统后,华盛顿毅然拒绝了继续连任的请求。这一决定为美国确立了总统任期制度,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当时有人建议他效仿欧洲君主制,但他坚定地选择了民主制度,为美国的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美国完成了从殖民地到独立国家的转变,建立起完整的政治体系,为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政治智慧和务实作风,使这个年轻的国家能够在动荡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逐步走向强大。 1799年12月12日,华盛顿如往常一样在农场巡视。那天下着冻雨,他在户外逗留了太久,回到庄园时已经浑身湿透。起初,他只是觉得有些不适,并未太过在意。但第二天,他的喉咙开始疼痛,声音也变得嘶哑。到了晚上,呼吸变得困难,体温升高,病情迅速恶化。 玛莎·华盛顿夫人见状立即派人请来了克雷克医生。这位年轻的医生检查后认为必须采用当时最普遍的治疗方法——放血。在西方医学发展还不够完善的18世纪末期,医生们普遍认为放血可以排出体内的毒素,缓解病情。克雷克医生在华盛顿的手臂上割开一道口子,放出了一定量的血液。 然而,华盛顿的病情并没有好转。玛莎夫人又连忙请来了另外三位医生会诊。这几位医生在反复讨论后,一致认为需要继续放血治疗。在接下来的21个小时里,医生们用刀子反复割开华盛顿的喉咙,进行了四次放血。每一次,都有大量鲜血流出,染红了手术台。 玛莎夫人站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丈夫被医生们按在手术台上。鲜血一盆接一盆地流出,而其中一位医生还在表示放血量不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华盛顿失去了将近2000毫升的血液,这个量对于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来说实在太多了。 此时的华盛顿已经奄奄一息,但他仍保持着镇定。他向在场的医生们表示感谢,并嘱咐他们不要再继续这种痛苦的治疗了。12月14日晚上10点左右,这位为美国独立和建国立下不朽功勋的伟人,最终因为过度失血而离开人世。 华盛顿的去世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人们纷纷悼念这位开国元勋,反思他的治疗过程。这种残酷的放血疗法也引发了医学界的讨论。直到19世纪,随着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和医学理论的进步,放血疗法才逐渐被淘汰。 华盛顿的离世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的死因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医疗方法的局限性,推动了西方医学的进步。如今回看这段历史,我们不禁感叹:如果在现代医疗条件下,这位伟人或许就不会遭受如此痛苦的治疗了。这个教训也提醒着后人:科学的发展永远不能停滞,关系到生命的医学更是如此。

0 阅读:1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