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多面操作:施压、威胁与“和平”提议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将近三年,

一起聊聊全球事 2025-02-23 00:30:54

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多面操作:施压、威胁与“和平”提议

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将近三年,近期美国在该问题上的一系列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从对乌克兰的强硬施压,到在国际舆论场的舆论攻势,再到提交联合国决议草案,美国的行为背后似乎有着复杂的考量。

紧逼矿产协议,软硬兼施

自去年秋天乌克兰提出向盟友开放关键矿产资源投资的想法后,美国便积极介入。特朗普政府明确表示,希望乌克兰以稀土和其他矿产资源作为交换,来获取美国的经济援助。

2月12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向乌方抛出一份矿产协议方案,其中要求美国获得乌克兰50%的关键矿产资源开采权,涉及石墨、铀、钛和锂等重要资源。贝森特声称,这笔交易将在俄乌冲突结束后为乌克兰提供长期安全保障。然而,泽连斯基上周果断拒绝了这一提议。

面对乌方的拒绝,特朗普政府并未就此罢休,反而加紧施压。财政部长贝森特、美国政府乌克兰和俄罗斯问题特使凯洛格接连前往乌克兰。当地时间2月20日晚,泽连斯基在与凯洛格会谈后,态度有所转变,表示愿与美方就投资与安全签署“强大、真正互利”的协议。次日,特朗普称已“非常接近”与乌克兰达成矿产协议,泽连斯基也表示美乌团队正在起草相关草案,期望能有公平结果。

与此同时,美国谈判代表在矿产协议协商中,甚至以切断对乌克兰“星链”卫星网络服务相威胁。消息人士透露,在泽连斯基与凯洛格的会谈中,乌方被告知,若不能就关键矿产资源问题达成一致,将面临“星链”服务中断。“星链”对乌克兰及其军队的互联网连接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无人机操作方面,而无人机是乌克兰军事战略的关键部分。有消息称,美乌最早可能在22日签署矿产协议,但目前协议仍未最终完成。

舆论施压,口水战不断

在推进矿产协议的同时,美国政府还在舆论上对泽连斯基展开攻势。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推进对俄接触政策,引发泽连斯基公开抱怨乌方未被邀请参加相关会谈。随后,特朗普连续多日对泽连斯基进行抨击。

2月21日,特朗普称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前往乌克兰寻求矿产协议是“浪费时间”。他还表示,泽连斯基是否参加旨在结束俄乌冲突的谈判“没那么重要”,并评价泽连斯基在谈判中“无牌可打”。此前,特朗普在海湖庄园举行的记者会上指责泽连斯基,称俄乌冲突本应在三年内结束,却因乌方选择而持续至今。

面对特朗普的言论,泽连斯基试图降低其对乌美关系的负面影响。在美特使凯洛格访乌前,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发文强调与美国合作要保持建设性。会谈后,他称双方沟通良好,会晤“富有成效”“恢复了希望”。此外,泽连斯基还在过去两天与法国、德国、丹麦、瑞典等欧洲多国领导人通电话,讨论欧洲参与谈判进程及乌安全保障等议题。

提交联合国决议草案,背后意图待解

当地时间2月21日,美国就乌克兰问题提交了一项联合国决议草案,名为“和平之路”。该草案内容简短,仅三段,先是哀悼在俄乌冲突中逝去的生命,接着重申《联合国宪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主要目的,最后呼吁俄乌尽快结束冲突,达成持久和平。然而,美国在此时提交这样的决议草案,其背后的真实意图引发各方猜测。此前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一系列操作,包括对乌方的施压以及对俄接触政策,都让外界对其推动和平的诚意存疑。

当前,俄乌和平进程面临诸多难题。尽管俄美谈判在领土保持现状、乌克兰不加入北约等方面达成初步共识,但乌克兰和欧洲对此的态度尚不明确。泽连斯基呼吁建立“欧洲军队”,暗示美国可能不再向欧洲提供援助,并期望欧洲派兵进驻乌克兰确保安全,而这一安排未必能被俄方接受。在矿产协议之外,各方立场的巨大差距成为俄乌和平进程难以跨越的障碍。美国的种种举动,究竟是真心推动和平,还是有着其他战略考量,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0 阅读:5

猜你喜欢

一起聊聊全球事

一起聊聊全球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