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7月,343团3名志愿军侦察敌情,忽然,飞来一只斑鸠,停在树枝上,忽然,它飞走了,惊到敌人。更糟糕的是,孙振冀又踩到蛇的头,蛇尾翘起缠住了他的脚,想叫又不能出声。 1952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正处在最艰难的时期。在战事吃紧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43团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派出3名侦察兵深入敌后,侦察敌军的兵力部署情况。 这三名侦察兵个个都是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勇士。他们明知此行凶险万分,但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重任,仍然义无反顾地出发了。侦察兵们在敌后蹑手蹑脚地前行着,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行踪,生怕惊动了敌人。 突然,一只斑鸠从树丛中飞出,停在了一根树枝上。侦察兵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这只鸟儿会暴露他们的位置。就在这时,斑鸠受了惊吓,拍拍翅膀飞走了。这一动静果然引起了敌军岗哨的注意,他们端着枪,向斑鸠飞走的方向搜寻着。 侦察兵们屏住呼吸,一动也不敢动,生怕被敌人发现。更糟糕的是,为首的侦察兵孙振冀一不留神,脚下踩到了一条蛇。蛇被踩疼了,立马缠住了孙振冀的脚,吓得他差点叫出声来。孙振冀咬紧牙关,强忍着疼痛,一点点地把蛇从脚上解开。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敌军岗哨渐渐远去了。侦察兵们这才松了一口气,庆幸自己躲过了这一劫。但他们深知,前方的道路只会更加险峻,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他们继续在敌后潜伏前进,冒着随时被发现的危险,记录下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这其中包括敌军的兵力、火力配置、防御工事等关键信息。尽管几次险些被敌人发现,但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机智,他们最终完成了这次任务。 这次侦察行动为此后的上甘岭战役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敌情信息。正是凭借这些情报,志愿军指挥部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可以说,这三名无名英雄的功绩,是上甘岭战役胜利的一个关键因素。 343团侦察兵班在敌后冒险探察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志愿军高层将领那里。得知这一情况,以王近山为代表的将领们深感侦察兵处境危险,必须尽快采取行动营救他们。 经过紧急磋商,王近山等人制定了一个周密的援救计划。他们决定派出一支精干的特种部队,秘密潜入敌后,接应侦察兵撤退。与此同时,他们还要利用这个机会,给敌人来一个迎头痛击。 援救行动在王近山的亲自指挥下展开。志愿军的一个连在夜色掩护下神不知鬼不觉地越过前线,深入敌后纵深。他们佯装成敌军巡逻队,沿途扫荡,诱使敌人派出增援部队。 当敌军增援部队赶到时,他们却发现中了志愿军的圈套。早已埋伏在此的志愿军战士们突然发起攻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一时间惊慌失措,溃不成军。志愿军一路追击,狠狠地教训了敌人一番。 趁着这个混乱的时机,潜伏在敌后的志愿军特种连成功接应到了343团侦察兵班。尽管过程惊心动魄,但在友军的掩护下,侦察兵们还是顺利地撤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整个接应行动胜利完成,没有付出太大的伤亡代价。更可贵的是,侦察兵们带回了大量有价值的敌情资料,为即将到来的上甘岭战役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 回到志愿军总部,侦察兵孙振冀等人受到了王近山将军的亲切接见。王近山详细询问了他们这次任务的情况,称赞他们是不可多得的勇士,并勉励他们再接再厉,为祖国和人民再立新功。 孙振冀激动地说:"王司令,我们这次能完成任务,全靠您英明果断的指挥。您不仅救了我们的命,还给敌人狠狠地来了一趟。有您这样的一代名将领衔志愿军,我们一定能打败侵略者,赢得最后的胜利!" 王近山笑着拍了拍孙振冀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这都是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这支军队,从将领到士兵,一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好汉。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343团侦察兵冒死搜集到的敌情,成为志愿军制定上甘岭战役作战计划的关键依据。王近山等将领对敌我形势进行了反复推演和研判,最终拿出了一套周密的作战方案。这个方案充分考虑到了敌军在兵力、火力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发挥了我军勇敢机智、灵活应变的特点。 战役打响后,王近山将军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他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部署,沉着应对敌人的种种挑衅和进攻。每当敌人发起疯狂冲锋时,他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断,派出预备队增援前线,打退敌人的进攻。 在王近山的指挥下,志愿军将士发扬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尽管面对敌人连续不断的炮火轰击,战士们毫不畏惧,一次次冲向敌阵,与敌人肉搏厮杀。 上甘岭的峰峦在炮火中颤抖,山岩在轰鸣中碎裂。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敌人发动一次进攻,就被打退一次;发起十次进攻,就被打退十次。 经过43天的浴血奋战,上甘岭终于变成了敌人的"死亡陷阱"。锋芒毕露的美军王牌师在这里损兵折将,崩溃瓦解。据统计,上甘岭战役共毙伤俘敌25073人,志愿军也付出了近3万将士的宝贵生命。
1943年,新四军团长汤景延突然叛变,杀害了三名战士,并带领六百人投敌。有人建议
【4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