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字路口,惊人的“隐秘生意” 深夜11点,城市被浓稠的夜色包裹,寒风如冰刀般割着脸颊。我裹紧羽绒服,蹲在十字路口的绿化带旁,眼睛死死盯着前方那辆宝马X5。 果不其然,它压了实线。就在我手指即将按下手机拍摄键的瞬间,身后猛地窜出两个黑影。“咔嚓”“咔嚓”两声,强烈的闪光灯在路灯下爆开,刺得我双眼一阵剧痛,眼前只剩白茫茫一片。 等我好不容易缓过神,发现面前站着一对年轻的95后小夫妻。他们的打扮十分怪异,背着专业相机,眼神中透着与这寒冷深夜格格不入的兴奋。这两人的操作,彻底把我惊到了。 原来,他们白天在商场的奶茶店打工,一到晚上,就背着相机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上周,仅仅靠着举报违章,他们的账户就到账38670元,这数字,比他们在奶茶店辛苦三个月挣的钱还要多得多。 好奇心驱使下,我跟着他们回到了临时据点。只见他们熟练地掏出手机,屏幕上整整齐齐装着5个举报APP,手机地图上密密麻麻标着27个抓拍“黄金点位”。 老张得意地拿出一本破旧的笔记本,那是他们的“作战手册”:晚高峰时段,专抓加塞的车辆;22点之后,紧盯酒驾的司机;雨天的时候,专门去抓拍占用应急车道的违章行为。“ 上个月在高速口,拍到一辆保时捷连续变道,就这一条,奖励就拿了500块。”老张眉飞色舞地说道。 回到家后,我立刻查阅了交管部门公开的数据,结果更是让我大为震惊。去年,某市的举报平台发放的奖金高达2700万。更夸张的是,有个“职业举报人”一年就领走了83万,这笔钱,足够在二线城市全款买一套房了。 可这事儿,真的这么简单吗?我在网上随意一搜,就看到有人因为举报被报复,车玻璃被砸得粉碎;还有司机直接堵在举报者家门口,破口大骂。 更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当举报变成一门生意,我们到底是在维护交通秩序,还是在变相鼓励“碰瓷式执法”? 我坐在他们那略显简陋的出租屋里,盯着茶几上他们刚买的Gucci包包发呆。这时,小刘突然冒了一句:“哥,你要不要入伙?今晚就能开工。” 所以问题来了,这种薅违章羊毛的生意,你觉得该不该赚?支持的朋友敲1,反对的敲2,咱们评论区见真章!上热门纪实故事 诉说真实的故事
深夜十字路口,惊人的“隐秘生意” 深夜11点,城市被浓稠的夜色包裹,寒风如冰
欣欣生活
2025-02-24 21:47:47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