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位15岁男孩在日军的眼皮子底下,冒死将南京大屠杀的照片洗了出来!后来,男孩将照片藏到厕所墙里!三天后,男孩再去查看却不翼而飞了!令他没想到的是:几年后这些照片成为了“京字一号铁证”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展开了长达六周的屠杀。数十万无辜的中国平民和战俘遭受了非人道的暴行。日本侵略者不仅在南京的街头进行杀戮,还以极其冷血的方式记录下这一切。几十年后,这些照片成为了侵华日军罪行的铁证,揭露了他们的兽性。 1937年12月,当日军攻占南京时,年仅15岁的罗瑾在南京长江路附近的华东照相馆做学徒。作为目击者,他亲眼见证了日军对南京市民的暴行。在日军的严密监视下,罗瑾身处困境,却在这场噩梦中做出了至关重要的举动。 一天,三个穿着整齐的男人来到了照相馆,罗瑾一眼就认出他们是日本人或汉奸。 果不其然,他们拿出胶卷,用蹩脚的中文命令罗瑾冲洗照片。罗瑾不敢违抗,只能接过胶卷,走向操作台。 当罗瑾在心中暗骂着日本鬼子的同时,一张张照片渐渐在药水中显影。然而,当他定睛一看,却发现这些照片与众不同——竟然是南京大屠杀的铁证!那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画面,牢牢地刻在了这些小小的胶片上。 罗瑾的内心充满了愤怒和悲痛。日本鬼子残害我们的同胞,糟蹋我们的妇女,却还要将这些暴行拍照留念!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些照片成为日本鬼子的罪证,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然而,罗瑾深知,在日军的眼皮子底下冲洗这些照片,无异于自寻死路。他强忍着内心的激动,一边装作若无其事地工作,一边偷偷多冲洗了几十张底片。 待日军离开后,罗瑾立即将多洗的照片藏在一本相册里,并把相册放在照相馆的一个隐蔽角落。他在相册上画下一颗流血的心和"耻"字,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也为牺牲的同胞留下哀思。 就这样,三年过去了。1941年,南京大屠杀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谴责,日军再也无法承受舆论压力。他们下令彻查南京的每一栋房子,要将所有与大屠杀有关的物品和资料一律销毁,收藏者格杀勿论。 罗瑾得知这个消息,心里一惊,连忙将照相馆里的相册取出,四处寻找可以藏匿的地方。然而,哪里都不够安全,日军搜查得太仔细了。 最后,他来到了毗卢寺,心想这里也许可以避过日军的耳目。于是,他把相册塞进寺后厕所的墙缝里,又用泥土将缝隙掩盖,才松了一口气。 果然,就在罗瑾转移相册后不久,日军来到照相馆大肆搜查,然而他们还是一无所获。就这样,这些珍贵的照片躲过了日军的魔爪,静静地躺在毗卢寺的墙缝中,等待着被再次发现的那一天。 抗日战争的硝烟散去,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了胜利。然而,在国际舞台上,日本政府对南京大屠杀的态度却依然含糊其辞,甚至恬不知耻地声称伤亡都是误伤所致。 就在此时,一个叫吴旋的男孩出现了。原来,早在三年前,吴旋曾在毗卢寺游玩时,无意中发现了藏在厕所墙缝中的那本相册。当他打开相册,看到那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时,整个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吴旋虽然年纪尚小,但他明白,这些照片不仅仅是一本相册,更是一份无价的历史见证。他知道,能在日军的眼皮子底下保存下这些照片,一定是某位勇敢的爱国者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才完成的壮举。 于是,吴旋小心翼翼地将相册从墙缝中取出,转移到了一个更加隐蔽的地方——庙堂大佛像的座底之下。他谁也没告诉,生怕这个天大的秘密走漏出去。就这样,相册在大佛的庇护下,又平安度过了几年的时光。 直到这一天,吴旋听说政府在搜集铁证,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深知,自己手中的这本相册,或许就是揭露日军罪行、为死难同胞伸张正义的关键所在。 抱着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吴旋来到了有关部门,毅然决然地将相册交了出去。那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无一不在控诉着日军的滔天罪行,无一不在展现着南京大屠杀的惨烈。 政府部门当即决定,将这些照片列为"京字一号"证物。在南京军事法庭的审判中,这本相册作为铁证,让日本战犯无从辩驳。 无论日本如何否认或歪曲历史,铁一般的证据让他们的狡辩显得荒谬可笑。正是因为有了像罗瑾这样的勇士,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才得以揭示,历史才没有被遗忘。 今天,这本珍贵的相册被保存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成为了历史的见证。罗瑾的英勇事迹也被拍成了纪录片和影视剧,成为了纪念这段悲惨历史的永恒符号。2005年,罗瑾在上海去世,享年82岁。临终时,他对子女说:“妈妈一生无悔……我不是孬种。”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仍然令人震惊,而日本右翼势力的历史修正主义更加让人愤怒。然而,随着更多历史证据的曝光,包括这本相册的发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将不再被掩盖。 正如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所说,他们以前根本未曾听说过南京大屠杀的故事,而一旦了解后,他们感到无比震惊和愤怒。这个历史的伤口虽然深刻,但它却始终不会被抹去,正义终将战胜一切虚伪和谎言。
1950年,王定烈司令率领部队去往湖北恩施剿匪。可在行军途中,当他无意之中听说部
【4评论】【7点赞】
北极星
向罗瑾女士和吴旋先生致敬!你们也是抗日英雄![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