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180天》的剪辑师面对海量素材,同一演员两个角色,三段时空状态,还要满足非线性叙事的基本盘,如果周雨彤演得不好,人物细节没辨识度,那他们的工作量该多大,剪着剪着可能崩溃了。
但周姐的表演真是够好,不夸张地讲,有定场效果。时空切换,她人一出来,你就知道这是吴俪梅还是顾云苏、就知道叙事坐标在哪儿。
好演员都兼具收放能力。演电影要收,靠眼神和微表情。演剧要放,靠情绪输出和肢体动作。这两种表演方式周都具备。
《180天》属于电视剧里偏电影的。主要情绪都是收敛流露,这方面周的眼神戏非常到位。而吴俪梅有一些冲突片段是爆炸式输出,她的肢体动作也够逼真。这就是情感体验能力,很难得——对于演员来说,这个才是真正的【情商】,演员的【情商】就是能感知复杂,能理解丰富的生活情感,并且能呈现这种情感。
一个观众对演员的“情商”要求至多就是这些。
我上次这部剧还有人在提起她的综艺表现,我不觉得那算什么争议,我根本就拒绝把真人秀当作“真实”。
你想下,影视创作里剪辑师有多少运作权限,综艺也只是一种影视创作,剪辑在其叙事里的权重只高不低。差别在于,影视剧不自称真实。差别在于,影视剧放映就是完成了,而综艺还有社交媒体这道工序,剪辑之下还有剪辑,拼贴之外还有拼贴,很多时候,你都是吃了情绪预制菜。
谁会用综艺来定性一个演员,来确定陌生人的本质?那跟吃十倍深加工的料理包来感知一种自然食材有什么区别。
《180天》之后周雨彤在我这里就是好演员,而且是剧影双适配的。我觉得她未来上限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