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恩伯手下第89师师长金式,每月吃1500个空额。这1500个空额,每月给他带来8万斤粮食的收益。一年下来,就是100万斤。金式贪污这么多粮食,是想等待时机高价出售。 1931年3月,春季的寒意尚未散去,汝南地区却已陷入一场严重的春荒。这一年,由于地主豪绅和奸商的大量囤积行为,粮食价格被人为抬高,市面上粮食稀缺,导致了“民有饥色,野有饿殍”的惨状。整个汝南地区的百姓面临着难以想象的饥饿与绝望。
在这种生死关头,国民党汝南当局不仅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人民的困境,反而利用这一危机进行更为严厉的征粮行动,甚至预征未来五年的钱粮。这种高压政策,加之无休止的千捐万税和高利贷的盘剥,使得当地农民承受了难以承受的重负。
结果是,大批农民流离失所,他们被迫离开自己世代耕种的土地,漂泊无定,乡村一度呈现出十室九空的荒凉景象。这不仅是对农民生活的极大摧残,也是对人性的极大践踏。
1944年,日寇铁蹄践踏中原大地,民不聊生。然而,给河南百姓带来苦难的,不只有战火,还有国民党军队变本加厉的征粮。当时,国军为了筹措军需物资,对全国各地横征暴敛。而在河南,这一情况更是到达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在征粮的过程中,国民党将领们竟然大肆中饱私囊。他们不是通过官方渠道,而是直接派军队深入民间,对老百姓搜刮,甚至抢夺粮食。其中,尤以汤恩伯部下的第89师师长金式最为典型。
金式这个败类,竟把征来的军粮视为发财的机会。他每个月都从账面上吃空子,留出1500个空额。以当时的征粮数量来算,这1500个空额相当于8万斤粮食!而金式就是把这些粮食据为己有。一年下来,他就用这个办法贪污了100万斤粮食,数目之巨,真是令人咋舌。
可是,金式贪来的粮食,并非为了救济灾民。他那险恶的用心,是想把这些粮食积压起来,等时机成熟时高价出售,好大捞一笔钱。在当时百姓食不果腹的情况下,金式竟然丝毫不顾民众死活,只想着如何中饱私囊。他的嘴脸,真是丑恶到了极点。
中原会战爆发后。金式贪污的军粮,竟然被日本兵抢走了大半。看到发财的希望破灭,他一气之下,竟然痛下决心,把剩下的粮食也付之一炬。眼看着熊熊火光吞噬了数万斤粮食,金式内心又恼又怒,但这完全是他咎由自取。
在河南民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时,汤恩伯的爪牙金式却在大发国难财。他靠着吃空额来贪污军粮,一年就侵吞了百万斤之多,却不拿出一点来赈济饥民。反而把宝贵的粮食积压起来,妄图牟取暴利。他丑恶的嘴脸,成为当时国军腐败的一个缩影。 在金式贪污军粮的同时,他的上级汤恩伯也在大肆中饱私囊。作为河南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汤恩伯手中掌控着大量的军需物资。他利用职权之便,私自把征来的粮食据为己有,数量之多,远远超过金式。
为了避人耳目,汤恩伯把贪来的粮食,大部分都存放在第三方面军兵站的总监杨政民那里。杨政民负责把这些粮食悄悄变卖,再把钱交给汤恩伯。久而久之,杨政民看到汤恩伯贪污的数额如此之巨,不由得也心生贪念,想从中捞一笔。
1945年底,汤恩伯想在南京买房置产,便叫总务处长葛天去杨政民那里要钱。哪知杨政民竟然推三阻四,只肯给一点,说是钱不够了。
葛天急忙把这事禀报汤恩伯。汤恩伯一听大发雷霆,当即把杨政民叫到面前,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说他如果胆敢私吞钱款,就要他好看。杨政民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把钱款交代清楚。此后,但凡葛天去取钱,他再不敢有丝毫的藏私。
据悉,仅在这一次,葛天就替汤恩伯取走了4万多大洋。汤恩伯用这笔钱,在南京买下了两套豪华宅院,成为当时南京有名的豪宅之一。而这仅仅是汤恩伯贪污所得的一小部分。由此可见,他总共贪了多少钱粮。
讽刺的是,就在汤恩伯及其党羽大肆贪污的同时,河南百姓却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