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杨坤竟成被告?网友惊呼:“看了原视频,杨坤起诉晚了!” 你绝对想不到!模仿明星竟会被告上法庭?近日,搞笑博主“四川芬达”在视频中哭诉:“我们的天塌了!” 原来,他们因模仿歌手杨坤被起诉索赔,要求删除视频、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这场看似普通的“粉丝玩梗”为何演变成法律纠纷?背后藏着怎样的争议与警示? 账号名为“四川芬达”的两位农村小伙,靠模仿杨坤的造型、动作和经典梗(如“32场演唱会”“好声音导师”),短短数月吸粉35.9万,获赞423万。 他们自称“杨坤粉丝”,视频中从未提及本名,却因夸张表情、P图《好声音》LOGO,甚至用“拉不拉昆”“姓刀那小子让乐坛倒退”等暗讽言论,被杨坤以“名誉权侵害”告上法庭。 据行业调查,短视频平台的山寨明星账号超10万个,如“鹿哈”“王二博”等,通过模仿穿搭、玩梗吸睛,年收益可达百万。 然而,法律数据显示,仅5%被模仿明星会起诉,多数选择沉默。杨坤此次维权,律师指出关键:即便未提姓名,若公众能明确联想到本人,且内容含贬低、丑化,即构成侵权。例如“四川芬达”用“狗名”调侃杨坤、牵扯刀郎争议,已超出娱乐范畴。 1. 模仿的边界:合理致敬需尊重人格尊严,如周杰伦模仿者“粥饼伦”以幽默表演获赞,而“四川芬达”因人身攻击踩雷。 2. 流量与风险:律师赵良善强调,利用明星肖像、标志性行为谋利,可能触犯《民法典》肖像权、名誉权条款,甚至构成不正当竞争。 3. 网友态度反转:初期认为“杨坤格局小”,但看完视频后,超70%评论支持维权:“恶意玩梗必须付出代价!” “四川芬达”在视频中哽咽:“我们从农村出来,只想给大家带来快乐……”而杨坤经纪人透露,团队曾多次警告未果,最终忍无可忍。 这场纠纷折射出草根创作者的迷茫与明星维权的困境——娱乐与法律的平衡,从来不是非黑即白。 互动提问:如果你是网红,你会怎么选? 1. 支持杨坤:恶意玩梗活该被告! 2. 同情博主:明星不该“欺负”小透明! 3. 中立吃瓜:法律说了算!
模仿杨坤竟成被告?网友惊呼:“看了原视频,杨坤起诉晚了!” 你绝对想不到!模仿
欣欣生活
2025-03-11 20:53:14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