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开始流行建微信群的时候,班长阿良筹建了“茶场中学82届初中毕业生”同学

靖易谈文化 2025-03-16 14:27:01

十多年前,开始流行建微信群的时候,班长阿良筹建了“茶场中学82届初中毕业生”同学群。 建群之初,阿良放出豪言,要在三个月内搜寻到全班36名同学,以及可能健在的老师。然后制作画册,把破碎的记忆和尘封的往事,装裱成当年的同窗友情,奉献给大家。 说干就干,阿良还是一以贯之的雷厉风行。 先发一个200的红包,这是所有群主惯用的手法。 再发一张当年初三甲班的合影。这是一个大招。 现在的人,到了一定岁数,不愁吃,不愁穿,就爱回忆点往事。看到这张黑白照片,很多同学咧着嘴笑开了,我当年就那么个小不点,我班就四名女生吗?谁谁也是我的初中同学吗? 忘了?记忆力衰退了? 接着,再发一条文字建议:凡同学家儿子结婚,女儿出嫁,有可能的话,可以邀请我班同学一起聚聚,就当同学聚会了。 这条建议合情合理,也抓住了人们有喜事都想分享的同喜同乐心理,一时响应者众。 过了几天,我便收到阿良嫁女的喜帖。这家伙,理论联系实际,不惜以女儿的婚宴作为同学聚会的开场,寻找旧部。 三招下来,短短十天时间,群里人数已过一大半,达到了20人。 紧接着,阿良又组了一个饭局,专为画册制作。他将现场人员分为三组:文字组,图片组以及后勤组,由他负责总联络。 我与一位中学校长分在文字组,他是写小说的,我俩都为有一个为同学服务的机会而倍感欣慰。 就在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之际,阿良却没有动静了。 每天清晨的微信问候没有了。 每天群里的互动没有了。 线下再也未见阿良其人。 但群里的人数,却顺着阿良的思路,一点一点增长。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阿良壮志未酬? 直到那位校长到访,我才理出一点点思路。 校长是专门来送一本书,一本《风雪将至》小说书,这是他答应送给我的。 说来惭愧,《风雪将至》的作者苏方圆曾是我的上级领导,退休前曾是分管刑事JC的领导,也是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她根据本院,甚至亲自办理的真实案件,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生死一线间》《魔方》《悬崖边》《守望》,还有《风雪将至》。 这些小说,有的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有的获得网络原创文学大奖,这《风雪将至》还入选2017年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 如果不是校长介绍,我还一直蒙在鼓里,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写作人。 在我的印象里,苏方圆是全国优秀公诉人,她在专业方面成果斐然,想不到在文学创作方面,也已著作等身。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扯远了。 校长此次来访,带来阿良两个信息。 第一,校长说,阿良回村上装修房子了。我知道,校长与阿良是一个村上的。 他不是住的大别墅吗? 原来是的,现在已经卖掉了,听说还不够还清债务,所以只能住到乡下去了。 原来如此。 第二,校长说,阿良不是号召小孩子结婚,邀请同学们聚聚吗?去年,我女儿结婚,想给他送个喜帖,他一会儿说在家里,一会儿说在公园里,最后还是在三中旁边那座桥上送给他的,搞得像特务接头似的。但婚宴那天,阿良人没来,礼金也没来。从此,也未见到他人。 校长离开后,我便多了一个心眼,多侧面打听了阿良的情况。 原来,阿良曾是银行的信贷科长,衣着光鲜,工作体面,每天被各色人群挤破门槛。在对一起房地产公司的违规贷款中,获取大别墅一套。后因该房地产公司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这笔违规贷款浮出水面,银行停了阿良的职,并责令阿良作为追回这笔贷款的第一责任人。 如果让一个工薪阶层去还房地产公司的银行贷款,这个压力一定山大,怪不得阿良要卖掉别墅,回农村居住。 几位同学闻听消息,都为阿良可惜。 我说,如果利用职务之便,在帮助别人贷款过程中收受别墅一套,那就可能构成犯罪了。 当然,作为老同学,我不希望阿良有那么一天。 毕竟,我们这个同学群,早就发展到了34人,除去三位老师,实际入群同学31人,只有5人下落不明。 如果阿良在位,如果没有那可怕的债务,以阿良的作风,那5人应该早该回归组织了。而且,那精美的画册早该发到每个人手中了。 希望阿良好好的。

0 阅读:0
靖易谈文化

靖易谈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