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筋膜后表线中的秘密
妙芙说运动
2025-03-17 15:24:18
筋膜后表线是贯穿人体背面的一整条张力传递链,由足底筋膜、腓肠肌-比目鱼肌复合体、腘绳肌、骶结节韧带、竖脊肌及颅顶筋膜等结构串联而成,传统上认为,当后表线能力不足时会导致个体缺乏挺拔的姿态,且无法施展更大的力量,这主要源自于人类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从蜷缩到直立行走的姿态及行为变化。
但筋膜后表线对人体的贡献一般体现在三个方面,也往往会被忽略。
首先,储备弹性与减少能量消耗,比如在后表线的小腿及足踝部分,足底筋膜与跟腱的组合体可以储备弹性势能,可以减少行走时的能量消耗,就像我们在筋膜背后的科学(全面解析)中描述的“袋鼠的跟腱”一样,所以你会观察到有些人的步伐轻盈,有的人却步伐沉重,这与筋膜后表线的弹性储能有关。
其次,后表线被称为“力量之源”,在一些复合型的训练动作中,后表线都会参与其中,比如杠铃深蹲、硬拉、推举等,后表线上斜方肌、背阔肌、臀肌、腘绳肌以及小腿三头肌形成了一个传递性极强的力量传输带,保证了力量的延续性。
最后,身体的活动依赖于神经的调控,当交感神经活跃时,我们会变得具有攻击性,而副交感神经接管身体时我们又温顺的像一只猫咪,后表线的筋膜网络中存在着众多的“感受器”,当我们给这些感受器施加温和的手法时,该区域的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将被抑制,这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休息与恢复。
0
阅读:7
chaldean
请问想要更全面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有哪些参考书籍和资料呢